http://s7/bmiddle/6278361cgb2d6d535f606&690
作者/东旭
现实的目标是伊朗核设施,还可能瞄向朝鲜和中国
就在伊朗核问题不断升温之际,美国空军“适时”公开有关其开始装备一批巨型钻地炸弹的消息。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以及设在华盛顿的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近日都刊文认为,美军此举意在向伊朗施压;另外,也有对外展示“隐形轰炸机+巨型炸弹”这种全新威慑手段的意图。
向伊朗施加更多压力
主动曝光“有针对性”的武器,是美国向对手施压的惯用手法。本月早些时候,美国空军发言人杰克·米勒对外宣布,美空军已从9月份开始接收8枚巨型钻地弹。美国国防威胁评估局的官员称,这种巨型炸弹长6米,重达13.6吨,装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威力是现役BLU-109型钻地炸弹的10倍。
事实上,美军看中巨型钻地炸弹并非新闻。早在2004年,美国国防威胁评估局就要求研发巨型炸弹,用来攻击对手隐藏先进装备的地下掩体和隧道。到了2009年7月,美军中央司令部和太平洋司令部对巨型掩体炸弹的需求更为迫切,呼吁加快研发进度。此举最终促成巨型钻地炸弹比原计划提前3年交付美国空军。
美军公布装备巨型钻地弹的消息后,西方舆论普遍认为此举针对伊朗。“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刊文称,波音公司早已研发出这种巨型炸弹,美军近日刻意透露这个消息显然是想迫使伊朗在核问题上让步。《外交政策》的文章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巨型钻地弹的目标正是“伊朗纳坦兹和库姆地区地下核设施这类坚固的目标”。
美军用钻地弹同伊朗越挖越深的地下掩体较劲绝非一天两天,“挖掘机与炸弹之间的竞赛”早已在双方间展开。《外交政策》的文章猜测,伊朗在意识到美军钻地弹能够摧毁纳坦兹的核设施之后,已开始寻找第二处核设施隐蔽点,最终选定了库姆的一个地点。美方认为,位于库姆的核设施很可能藏在300英尺厚的岩层下面,因此才急于发展重型钻地弹。按照美国空军的说法,巨型钻地弹能穿透到地下200英尺深的位置后再爆炸,至于能不能对付库姆的核设施还不得而知。不过,美国还在研究威力更大、穿透力更强的炸弹。显然,美国试图凭借先进武器令伊朗苦心经营的地下掩体成为不设防的靶子,进而打掉伊朗的政治锐气。
新手段威慑老对手
虽然巨型钻地弹威力惊人,但没有投送平台也玩不转。据《外交政策》披露,B-2隐形轰炸机是美国空军中唯一可搭载巨型钻地弹的平台。类似F-22、F-35这样的隐形战斗机无法装载这种炸弹,而且小型战机也无法像B-2那样执行洲际打击任务,因此“具备突破严密防空系统对别国深层地下掩体发动打击能力的仅美国一家”。
有分析认为,美国空军B-2隐形轰炸机此前主要执行远程精确打击任务,由于阿富汗、伊拉克以及利比亚战场上的高价值、高防御力目标不多,因此不十分看重炸弹的威力。为了防止殃及平民,B-2隐形轰炸机反倒经常投掷一些小个头制导炸弹。如今,解决了一批相对较弱的对手后,美国空军发现其潜在目标的筋骨越来越硬,已经不那么好欺负了,于是只好通过不断加大炸弹的个头来提升B-2隐形轰炸机的火力,进而打造一只威力巨大的“隐形重拳”。
事实上,美军巨型钻地弹的目标不仅限于伊朗,可能还包括其他各种“老对手”。《外交政策》就在其文章中含沙射影地“提醒”说,“在利用隧道和掩体储藏武器和军用设备方面,朝鲜也有几十年的经验”;另外,“中国也有数千英里长的军用隧道”。联想到美军近来在亚太地区动作不断、关岛也有B-2隐形轰炸机的基地等因素,再考虑到朝鲜核问题也有升温可能,不能排除“隐形轰炸机+巨型炸弹”这一美军新推出的重磅组合另有所指的可能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