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南靖土楼

(2022-04-16 10:41:20)
标签: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旅游地理

2022年2月3日~18日我们四个人自驾去福建深度游,16天的行程,线路:广州—梅州—福建南靖土楼—泰宁丹霞美地—武夷山—福州—平潭岛—泉州—漳州火山岛—潮州—广州,福建山水清秀令人陶醉。

福建南靖土楼

在福建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分布着许多土楼,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

 福建土楼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永定土楼、漳州市境内的南靖土楼、华安土楼、平和土楼、诏安土楼、云霄土楼、漳浦土楼以及泉州土楼等。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由福建省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

福建南靖土楼
  1.2022年
年2月6日我们自驾去参观南靖土楼。南靖县有成千上万栋土楼,堪称土楼王国,最著名的是田螺坑土楼群,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狐岽山半坡上,由五座土楼组合而成(俗称“四菜一汤”),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福建南靖土楼2.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漳州市南靖县西部的书洋镇上坂村的田螺坑村,村里的居民多数为黄姓客家人。

福建南靖土楼
 3. 田螺坑土楼群由一座方形土楼(步云楼)、一座椭圆形土楼(文昌楼)和三座圆形土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组合而成,布局合理,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居高俯瞰如绽放的梅花,山脚远眺又似布达拉宫,是土楼民居中的精品。

福建南靖土楼
      4. 田螺坑土楼群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整个建筑群体的形成历时304年。田螺坑村原名叫田寮坑村,后因地形像田螺而得名为田螺坑。

福建南靖土楼
       5. 元朝末年,田螺坑村落的黄氏祖先黄希贵带着儿子百三郎,从福建永定县奥杳出发,来到田螺坑,黄氏最后决定在此定居。黄希贵及儿子百三郎即着手先搭盖草棚安居,靠养鸭度生。

福建南靖土楼
     6.田螺坑周边的地形主要是低山丘陵。明洪武初年,田螺坑黄氏始祖百三郎经风水先生指点,在建造土楼时参照《考工记图》中的“明堂五室”进行规划布局,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进行建造。

 

福建南靖土楼
    7.田螺坑5个土楼逐次升高。第一座土楼叫步云楼,位于“梅花”花心位置的方形楼,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高三层,每层26个房间,全楼有4部楼梯。取名步云,寓意子孙后代都能读书中举,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

福建南靖土楼
     8. 步云楼建好之后,黄氏族人随即在它的右上方动工修建新一座圆楼,叫和昌楼,三层高,每层22个房间,设两部楼梯。

福建南靖土楼
      9.和昌楼内部结构紧密,户户相连,每个家庭的房子都是1-3层垂直布局。

福建南靖土楼
   10.田螺坑祖先黄百三郎。田螺坑村原名叫田寮坑村。传说,祖先黄百三郎,有一天在田螺坑放养鸭子的时候,突然被暴雨淋湿全身,欲找地方避雨,却听见呼救声。黄百三郎冒雨冲向坑边,但只有声音不见人影。黄百三郎发现声音是从坑里一只大田螺里传出,当黄百三郎抱起大田螺时,田螺变成一位貌似天仙的姑娘并自称是田螺姑娘。后来,黄百三郎与田螺姑娘终成眷属,因为田螺姑娘的神助,黄百三郎得以从一个养鸭少年成为一方富绅。黄百三郎为了让儿孙纪念田螺姑娘的功德,就把小山坑取名田螺坑。

福建南靖土楼
    11.土楼里每家每户都供奉着祖先的牌位。

福建南靖土楼
    12.和昌楼中间建有一座小四合院,是族人开会、祭祀的场所,称为祖堂。

福建南靖土楼
   13.土楼中的祖堂是土楼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标志性建筑,处于全楼的核心地位。即是全楼居民祭祀列祖列宗的场所,又是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

福建南靖土楼
    14.祖堂里供奉着祖先的牌位。

福建南靖土楼
    15.进门右侧还供奉着土地神。

福建南靖土楼
 
16.居住在土楼里的人大多数都有亲戚关系,谁家有红白喜事,大家都来帮忙,好不热闹。

福建南靖土楼
      17.乡下人的筵席自己操办,每桌“八大碗”或者“九大碗”,好不丰盛。

福建南靖土楼
    18.居住在土楼的人平时大都务农,现在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借助旅游发展很多家庭出租房屋开起了客栈和饭店。

福建南靖土楼
   19.土楼里每个家庭的住房都是1-3层垂直布局,第一层是客厅、厨房和一间卧室,每间都有楼梯通往第二层;第二层是各户的卧室;第三层是朝天院,设有通廊可环绕全层。

福建南靖土楼
    20.每个家庭在一楼都有井,当地居民说这是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煮水泡茶很好。土楼院子中间也有井,大家可以共享。

福建南靖土楼
  21.土楼都是木制结构,2楼、3楼的梁柱有点倾斜,2楼向东,3楼向西,错位倾斜,可能是为了调整应力,抵抗地震。

福建南靖土楼
  22. 福建土楼以圆形居多,因为方楼的四角房间光线暗、通风差,紧临木楼梯的房间噪音干扰大,而圆楼克服了这些缺点。

福建南靖土楼
  23.土楼里面每个家庭垂直布局,家里有楼梯上下,每一层楼各家房间彼此相连,木板走廊,这充分体现大家族的凝聚力。但是对于追求自由,享受私密的现代人来说,这种房子很难长久居住。

福建南靖土楼
 
24. 土楼屋顶是传统的砖瓦结构。

福建南靖土楼
 
25. 土楼建筑材料由土、沙石、竹木,甚至糯米、红糖及蛋白都有,就地取材。土楼墙壁很厚,非常坚固,有防火抗震及冬暖夏凉等功用。振昌楼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近百年的历史,内部墙壁经过长期烟熏,已经明显变色。

福建南靖土楼
  26.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最厚处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再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但是历经几百年风化,外墙剥落还是很明显。

福建南靖土楼
      27.土楼外墙的窗户都很小,防御功能极强。

福建南靖土楼
    28. 田螺坑最后一座土楼文昌楼建于1966年,距今50多年。

福建南靖土楼
 
29.田螺坑土楼周边新建的乡村民居有环形围楼,也有半开放的五凤楼,从院子前两个连续的半圆形鱼塘,可以看出当地民居非常讲究风水。

福建南靖土楼
   30.看完田螺坑土楼,我们还去参观了裕昌楼,位于福建南靖县书洋镇下坂村,建于元朝中期(公元1308—1338年间),历经700年。

福建南靖土楼
 31. 裕昌楼18.25层,每层54间,共有房270间,占地2289平方米,建筑面积6358.2平方米。木结构,通廊式圆楼,第一层墙厚1.8米,往上逐层减缩10厘米,楼内墙体均以杉木筑建。二层以上的楼柱都是歪歪斜斜的,尤以第三、四层最为明显,最大的倾角达到15度。

福建南靖土楼
32. 楼柱歪歪斜斜而不倒的结构原因:首先这种受力体系是横向木梁植入墙体形成悬挑梁结构,大家都知道我们很多建筑阳台却是悬挑板结构,底部并没有设置柱子支承,根据悬挑板的弯矩受力情况一般也可以挑出2-3米,形成悬空状态。东倒西歪楼由众多杉木植入墙体1.3米以上,已经形成锚固梁悬挑受力体系。其次柱子上面又有设置横梁,等于其上传来的竖向力并没有往单一方向往下传递,横梁锚固在一起,不论下面的柱子与上面柱子有没有在一竖直方向上,都不产生太大的受力影响。再次柱子虽然有所倾斜,但最大的倾斜角度也才15度,虽然视觉上看起来东倒西歪,但它仍然起到了向下传递竖向力的作用。综合以上分析,东倒西歪楼不会倒,不是因为建筑质量好,抑或是运气好之类的说法,而是它的结构受力体系决定了它的生命力,我们不得不由衷赞叹古人建筑技艺的高超。

福建南靖土楼
 
33.土楼内部每一层楼都有横柱挑梁,承受阳台或者走廊的重量。

福建南靖土楼
 34.福建虽然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但是山区地形起伏大,河流短小急促,水流不稳,经常也会出现农耕缺水的现象,所以当地居民要建石坎拦水截留,减缓水流速度。

福建南靖土楼
   35.裕昌楼周边山环水绕,风景秀丽。

福建南靖土楼36.福建土楼多建在山区,交通很不方便,河道两边的村道很窄,春节期间交通拥堵是常见的现象。

福建南靖土楼
    
 37.通向土楼的村道很窄。

福建南靖土楼
   38. 福建土楼大都结构相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就地取材,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

福建南靖土楼
      39.福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水城威尼斯
后一篇:泰宁上清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