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西侧有龙门山断裂带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习 |
|
通过四川部分市区的断裂带和邻近的中强以上断裂带: 成都:葡江-德阳断裂,龙泉山断裂; 邻近:龙门山山前断裂 德阳:葡江-德阳断裂 邻近:龙门山山前断裂 绵阳:临近龙门山山前断裂 广元:龙门山山前断裂 邻近:龙门山主中央断裂 乐山:龙泉山断裂 邻近:荥经-马边-盐津断裂、新津-洪雅断裂、峨眉山大断裂 自贡: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宜宾: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邻近:荥经-马边-盐津断裂 泸州:邻近: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内江:邻近: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广安: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达州: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邻近:南充-广汉-都江堰断裂 南充:南充—广汉—都江堰断裂 西昌:小江断裂 攀枝花:小江断裂 华蓥山地震带
四川盆地东部最重要的地震带——华蓥山地震带,它从达州、广安、江北、荣昌、泸县、富顺、宜宾,一直进入云南境内和南北地震带交汇。这个地震带分为两条平行的断裂子带,一条是薄刀岭断裂,一条是龙贯山断裂,它们从泸县东北部入境,贯穿泸县全境,在西南部进入富顺。这个地震带近年来非常活跃,频发中等强度的地震,如自贡4.0级地震,荣昌5.2和5.7级地震,宜宾4.5级地震,渝北5.4级地震,但强震只发生过一次——黔江6.2级地震。该地震带的危险性比南北地震带低,但是并不能排除发生新的大震的可能性。研究表明,这条地震带川南段和南北地震带云南段的地震,具有明显的呼应关系,反映了两条地震带南段的应力转移现象。
其次,成都平原覆盖着松散的沉积盖层,仅最近几千万年沉积的地层厚度就达一千多米。一旦在附近的龙泉山断裂带发生6级左右的浅源中强震,这些松散盖层将“具有明显的震害放大作用,沙土震动液化以及软土震陷等作用对工程建筑的破坏极为严重”,“给成都这样的大城市带来惨重的社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龙泉山断裂带北起德阳市中江县,经过金堂、成都市龙泉驿区、简阳、仁寿等区县,南至乐山市新桥镇附近,全长大于230千米。这条断裂带主要包含两条平行的断层,即龙泉山西缘断裂和龙泉山东缘断裂,两条断层之间的地块隆起,就形成条状的龙泉山。
龙泉山脉[1]位于东经103°40′-104°40′、北纬29°40′—30°30′之间,
http://p.qpimg.cn/cgi-bin/cgi_imgproxy?url=http://a.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65d4dd0290ef76c6d4d2fc29ad16fdf6/241f95cad1c8a786491e452d6709c93d70cf50d8.jpg&size=0
呈南(偏西)向北(偏东)走向。北起安县,经绵阳[2]、德阳、中江、广汉、金堂、龙泉驿、双流、简阳、仁寿,南达乐山市止。山脉长200千米,宽10千米,整个山脉狭窄而长。在四川盆地内部,山脉形成一条高高的、狭长的隆起,其西面是成都平原,东面是川中丘陵。山脉一般海拔为1
000米,最高峰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海拔为1051米。由于龙泉山断裂带是向西北方向倾斜,因此它引起的地震常常在龙泉山以西,从龙泉山西坡一直到整个成都平原都有。四川龙门山断裂自东北向西南沿着四川盆地的边缘分布,沿断裂带青藏高原推覆在四川盆地之上。这是一条特别要命的裂缝。它绵延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规模巨大,沿着四川
盆地西北缘底部切过,位置十分特殊,地壳厚度在此陡然变化,在其以西为60-70km,以东则在50km以下。它的东部仅100公里外就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成都平原地区和大城市群。
在一亿年前开始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过程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虽然龙门山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多发区内的活动断层,来自青藏高原深部的物质向东流动到四川盆地受阻,向上运动,两者边界即为断层面。如果断裂每年运动数厘米,每隔50米至70米,积聚的应力和能量就能产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是由3条大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龙门山主中央大断裂龙门山主山前边界大断裂 |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日本搬新家要拜访邻居
后一篇:如何回答这些面试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