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哥论道】“生产即销售”趋势带来的颠覆与变革
(2014-09-26 10:06:31)
标签:
it媒体转型商业模式营销 |
上几个周末去听了下小米副总裁黎万强的一个分享,所谓的参与感,也就是小米模式的一个标准化的总结,小米热以及小米当下多取得的成绩,不仅在参与感所引发的营销层面带给我们更多的创新变革的切身感受,在企业的生产模式、组织模式、运营模式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创新性,也因为更多的人关注和学习所谓的小米模式,则意味着小米所成功实践的很多模式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或者有朝一日成为更多企业的标准模式,对此进行分析十分有意义。
在开始正式论述之前,分享一个小经历,一个师弟要结婚,我作为师兄答应他送一份礼物给他,那就是一台乐视S40,在确定了其新房的具体入住时间后,我在乐视官网下单购买了4-6个星期才能够交货的一台乐视电视,并且付了全款。
或许这在传统人的思维里面简直是不可思议,首先你付出了全款,在商品富足的年代里竟然有耐心花上一个多月的时间去等待,从严格的经济学角度去衡量这一切,根本就是不划算的,然而我确实是理智的决定了这样做,也接受这样的条款,理智的网上支付了……
以下才是正文……
产品即销售的实现
当下是一个富足的时代,相较于工业时代的匮乏时代和过剩时代引发经济危机不同,富足时代没有直接引发经济危机,却引发了诸多企业的生存危机,或许是金融杠杆手段舒缓了这种影响导致的社会层面的负面影响,什么类型的企业能够在富足时代生存下去,何种企业又将在富足时代失去生存的空间,其决定性的因素已经不是曾经经典的4P理论以及配套的诸多经营管理理念。
生产与销售关系的进化
在人类的工业发展进程中,生产和销售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流程间隔决定了这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水平,1.0时代的生产与销售是分离的,并且呈现线性的组织关系,生产出来才进行营销和渠道铺设以及销售实现以及促销等基本的策略;2.0时代以丰田公司开辟的精益生产的时代,基本特征就是缩短了曾经的线性的生产和销售流程,使得生产与销售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的分离变得短暂,因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3.0时代的生产和销售已经从曾经的分离状态,或者是线性结构特征转变成为一种并行的关系,甚至是销售前置于生产过程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与传统意义上的销售预定又有着十分不同的区别。
生产即销售变革的影响
生产即销售的实现,在当下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因为这意味着曾经存在于生产和销售中间的所谓广告、渠道、营销等多种过程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其中广告和营销被最大限度前置,在产品还没有被生产出来的时候广告和营销已经展开,而渠道则被后续的物流或者服务所取代,生产和销售的同步改变了工业时代商品销售的,单一的线性流程,而呈现更多的并行流程特征,同时,曾经线性的长流程被短流程所取代,而且流程的顺序被改变。
曾经调研、采购原料、投资生产、广告、营销、销售、渠道、物流、售后服务的基本流程被转变为,自媒体传播价值观、营销包装品牌、直接实现销售、进行生产投入、客户服务,对于习惯里第一种生产流程和模式的企业来说,可怕的不仅仅是这种冲击和变革,更为重要的是进入这个领域的不是身边的同行企业,不是自己盯紧了的竞争对手,而是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企业。典型的特征就是TCL、长虹等所谓的家电企业,互相在打价格战的时候,在不断提升彩电画面品质的时候,一个叫乐视的企业,一个叫贾跃亭的人,在彩电圈子里没有备案过从陌生人出现了再他们的面前……
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支撑的促进作用
生产即销售的实现得益于当下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支撑,最为本质的原因是互联网工具的助力,使得生产主体可以更为直接和快捷高效实现与生产消费者的直接连接,包括信息的直接传递(社会化媒体和企业自媒体),包括产品销售的电子化直达(电子商务交易和电子支付),包括客户销售反馈的直达(社会化媒体的口碑传播),如此的技术实现使得产品在生产之前就具备了与未来消费者充分连接,并进行预销售的条件,也使得生产不再是曾经的大众化的生产,更多具有私人定制的个性化生产的特征。
工业时代富足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产即销售的实现,也是后工业时代富足阶段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在金融等手段的助力下,后工业时代的工业生产进入了富足时代,人们的物质生产供应已经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意味着产品销售的困局,意味着富足时代的到来,在这样的前提下,继续富足阶段的盲目生产,必然导致最终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意味着没有了更多的交易流量和活力,也失去了突破发展的动力,因为富足的生产带来的资源占用和企业重资产化总有一天会将企业拖向深渊。
未来,生产即销售的普及
在工业时代后期,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生产的效能大大提高,生产的成果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所能即时消费的总量,整个社会处于后工业时代的富足阶段,此时,产品的销售竞争日趋激烈,所谓的价格战、营销战、定位战等诸多现象都出现在人们面前。
但是所有这以前的变化都是建立在先生产再销售的基本前提之上,所有的聚焦点都放在生产后的工作展开上,而随着几乎所有的所谓差异化的竞争手法都被使用穷尽,由于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普及,使得当下社会的主角更多回归到了人的身上,回归到了用户(即消费者)身上,围绕用户的需求的分析了解,大数据预测,信任关系的确立之后而诞生的商业模式逐渐成形,其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直接将聚焦点放到了产品销售目标上,而不是聚焦在营销过程中,以结果倒推用户的需求,并实现用户的真实消费预期形成之后的生产开始,销售的实现不再是生产过程完成之后的一个环节,而是与生产同步,或者是先于生产的过程。
我们身边的典型案例,小米、乐视、锤子手机、电影的广告植入、消费类众筹、团购……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的影响不仅限于我们曾经看到的去媒介化,去渠道化那么简单,随着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的普及应用,互联网的本质组织特征会在更多行业领域的深层次应用上发挥作用和影响,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从更广走向更深……
曾经被不断提及的“C2B”(Customer To Factory即顾客到工厂模式)模式还没有真正被广泛普及的时候,生产与销售同步的浪潮已经到来,这种浪潮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冲击,而不仅仅是概念上的冲击。
案例:广告行业&服务业
在媒体行业,本质上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基本做到了同步,典型特征是报纸印刷出来的时候已经拥有了广告,然而虽然表象上具备了生产即销售的特征,但是却没有生产即销售现象带来的本质收益,那就是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稍后道哥论道会专门论述)。
《后会无期》与大众广告片
全民偶像之一,或者说明星公民韩寒前一段日子拍摄了一部电影《后会无期》,从道哥的视角上去分析,这部电影就是典型的生产即销售的模式,其中整部电影我可以认为是大众品牌,或者是大众polo汽车的一部广告片,虽然是这样,你依然付钱为其买单。
与此同时,影片的前期品牌营销,信息传播,已经在韩粉中形成了广泛的传播和社会轰动的效应,虽然未直接实现韩粉直接众筹电影的拍摄(未来或许会发生),即先将电影的销售率先实现再进行电影拍摄生产的过程,或许《后会无期》从第一次在大众面前出现的时候就已经预示着其成功。因为其最终的销售已经在影片生产之前完成,其具体的实证就是植入广告以及赞助商的资金入账以及韩粉们的持续热烈讨论,引爆点一个接着一个所能提供的票房保证。
洗车店众筹的现实意义
一个媒体人,建立了一个其生活小区的论坛,十几年来一直热心经营,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和稳定的社交关系网络,一日,其联合了论坛上的众多的有车的铁粉,众筹在小区附近开设了一家汽车美容店,并向众筹者发放相关的会员卡,这家汽车美容店的众筹资金规模足以支撑这家店的一定时间的运营,而所有的众筹股东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免费车辆美容服务的次数,而美容店对外(非众筹股东)服务的则成为其重要的增值收入来源,或者说是利润增量点。
此举的创新意义在于,众筹的股东在形成或者生产出来这家店(产品)的时候,已经实现了这家店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未来销售,并且通过数学模型可以轻松核算出其基本的体量规模,意味着生产和销售的过程是同步的,并且生产的过程就是销售完成的过程,而对外服务的增值部分就是其利润的来源。
互联网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关系的变革,使得曾经的简单售卖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商业模式也新颖多元,简单的进行所谓的生产销售线性流程,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工业时代富足阶段的客观要求,需要的是进行商业模式的变革,而这种模式变革的典型特征就是以生产销售同步,或者销售前置于生产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多的是思维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并非一定依托所谓的互联网技术,但是都来源于互联网思维中的人人都是平等的,长尾的人群具备了比传统专业组织和企业更大的力量,互联网不是技术寡头的,而是属于普通大众的,或者说曾经互联网作为技术冲击波存在的阶段已经过去,那个阶段享受红利的一定是技术寡头,如今互联网进入了生活普及的阶段,更多的互联网社会的主体成员也拥有了享受互联网真正红利的条件,互联网商业变革的大潮才刚刚开始,并且紧紧跟随互联网技术变革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勇立潮头的机会又一次出现,并且好多好多。(完)
欢迎关注订阅“道哥论道”(微信号:dogdaoge)
“道哥论道”由传统媒体转型实践者”栾春晖以及他的朋友们共同运营,旨在通过基于“TMT”领域核心思维的交流和探讨,聚合同道中人,在此交流互动,共同经营这个“自由智者的大本营”,如果你对一份真诚的交流有所期待,欢迎订阅我们的微信推送服务,加入我们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