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转型:南海村居调研手记之五
“五毛和五毛是最幸福的”
樵山潮人
(2010年9月2日)
有点搞笑,现在不少落后地区都在大搞“城市化”,南海这样的发达区域却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最近看到一组数据,很让人吃惊:南海这两年有的镇回迁人员达两三万人。有个村户籍人口4000多,但实际人口却6000多人!广佛同城、城市南海都提出好几年了,为什么大家还哭着喊着要“蜗居”到农村去?唔使讲,村里的股份分红,“鬼力”(编者注:魅力)无穷!
说心里话,如何做到既推动城市化让大家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又确保村民原有的利益不被损害。可以说,这个问题最让人“头赤”。今天,我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去桂城平洲平南村的,我想跟“村官”学两招,最好是两全其美。
平南在全区村一级中比较有代表性。2003年他们已经将四个村民小组的土地、经济、分配和管理合并为一村一社。村集体收入2009年就达到了6700万元。真的是不差钱!更牛的是,2009年12月15日,他们还将股权固化到户;新增的人没有股份,但以自愿为原则,一次性以5000元购买村集体的福利,包括门诊医疗、住院医疗等村委会提供的各种福利(除退休金以外)。解决了股权固化后新出生人员的福利分配问题。
城市生活那么方便,公共服务那么多,为什么大家都争着往农村跑?
对这个问题,平南村党总支部书记梁少楠一开口就讲到点子上:“这个冇办法啊,分红和医疗保障农民最关心,现在(平南人)住院都有钱赚(分红)。”
他说,现在很多村民去城市买楼住,但户口还留在平南。原因就是居民的福利比不上农民的福利!特别是桂城,这种“茶具”(编者注:差距)更明显。
农民与居民,看起来只是一字之差,里边却是利益手拉手心连心。哈哈,在利益面前,“神马都是浮云”。看来,要想农村管理社区化,首先就得让村民变成城镇居民后,继续享受原来的股权分配,不能损害他们的切身利益,包括股份分红和福利待遇。而且,这批人变为居民后,除了能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计生上还享受比居民多的优惠政策。
“你们觉得,通过制定这样的政策,能不能解决农民世世代代聚集在农村的问题?能不能把这部分人从农村释放出来,进城去住?”我很想听听村官们的好建议。
“这样对农民不是更‘着数’?”梁书记笑着说:“如果实行新政策,那农民在城市买楼入户后,就不用担心股份在农村,户籍在农村,小孩却要在城市读书,要缴纳异地择校费这些麻烦了。”
梁书记的一席话,让我安心许多,看来,“农民+居民”的优惠政策,还是有群众基础的,就像当下一句话——
“五毛和五毛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凑成了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