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六尺巷
你或许不知道桐城,但你一定要知道六尺巷。“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回信的人是清朝老宰相张英,他的话拨云见日,家人因此撤让三尺;邻居受到感化也退后三尺,两家院墙之间,有了一条六尺宽的百米巷子。穿越时空,六尺巷故事带着满满的正能量,铺就安定和谐、敦睦礼让、谦逊友善的千古画卷,让人膜拜。六尺巷是一道风景,更是一种精神。
六尺巷在桐城,桐城在安庆,安庆是黄梅戏的发祥地。你可以不知道严凤英,但你一定知道她的打猪草、女驸马、天仙配、牛郎织女。“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传达出劳动者的大智慧与小欢乐;“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经典对唱,更是口口相传,妇孺皆知。严凤英发展了黄梅戏,使它从全国100多个地方戏中脱颖而出,跻身前五,这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她是桐城罗岭乡人。在六尺巷徜徉之后,你可以去黛瓦红墙的文庙看看,步移景换,严凤英艺术生涯陈列室就在其间。
桐城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学习中国文学史,你就一定知道有个“桐城派”。这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戴名世、方苞、刘大魁、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麾下作家遍及19省市千余人,作品2000种。自康熙年间到新文化运动,主盟文坛200余年,伟哉壮哉。
桐城是个有着许多旧时遗迹的地方。古代民居与名人故居,星星点点,散落在你随意走过的街巷,俯拾皆是。斑斑驳驳的灰瓦房,细细长长的石板路,恍若隔世。对六尺巷的敬仰由来已久,走进它,已是丙申年烟雨朦胧的暮春时节。暮春时节,万紫千红开遍,墨绿油绿,葱绿果绿,蓬蓬勃勃。六尺巷墙内的大树遮天蔽日;雨水洗刷过的鹅卵石小径,愈发显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坦坦荡荡,亮亮堂堂。
你好!桐城。你好!六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