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祥:李龙石与《李龙集》(三)
(2025-05-05 20:10:16)
标签:
李龙石关东才子李龙集李龙石研究盘锦 |
分类: 历史追述 |
李龙石与《李龙集》(三)
王忠祥
(三)具有民族气节,关心祖国命运
李龙石在京都寄人篱下,生活过得十分清苦。他在致友人信中曾披露.“入冬以来,清苦极矣。白昼易消,长夜难耐,更阑人静,无言兀坐。地炉熄焰,窗纸凌霜,床榻生冰,枕衾似铁,黄卷无温,青灯难饱,冻蝇穷鸟一般滋味。”尽管身处如此窘境,但李龙石穷不移志,每当想起以前有人推荐自己到俄国驻华使馆当幕席一事时,仍感到受了奇耻大辱一般,又愤然写下了《甲戌有荐我作俄使幕席,奴子某愿从因赋以辞之》一首以言志,再次表示自己决不给外国人当奴才,饿死也要保持民族气节。
更令人称道的是,李龙石看到清朝政府丧权辱国,一直忧心忡忡。 当得知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时,关心国家命运的心情更是溢于言表。“近闻朝鲜为俄夷所据,缅甸又为英夷所有。夷种贪狠无厌,恐有得陇望蜀之心。朝鲜与奉省只隔瑷阳一江(指鸭绿江),东方苟有动静,东三省恐从此多事矣。”(《复朱季皋谱弟书》)。李龙石这种忧虑不无道理,充分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
后一篇:王忠祥:李龙石与《李龙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