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祥:李龙石与《李龙集》(二)之一
(2025-04-25 15:07:00)
标签:
李龙石关东才子李龙集李龙石研究盘锦 |
分类: 历史追述 |
李龙石与《李龙集》(二)之一
王忠祥
二
李龙石生活在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朝末期。那时清朝统治者腐败昏庸,外族入侵,国家贫弱, 官匪为患,民不聊生。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里,纵观李龙石的一生,不难看出,他具有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许多优秀品格。
(一)仗义执言,为民请命
李龙石生于荒莽村野, 自幼接触平民百姓,同情民间疾苦,痛恨贪官污吏。幼年“每读史书至奸佞党恶、趋赴脂韦之徒,则为之拍案畔骂。甚至以剪刃刺书裂卷,或以指甲掐其娃名,且嚼且唾。偶与人听述脏酷官吏及人间气愤不平事,辄奋袖攘臂,切齿有声,恨不寝其皮而食其肉”。 (见《李龙集·易名说》)。他状告怀德县令和昌图知府就是典型一例,这里不再赘述。对贪赃枉法的海城县令,他也多次进行过斗争。
李龙石一生中最忌趋炎附势,阿腴奉承,专好仗义执言,为民请命,常以“嘻笑怒骂之示”,“嘲弄当世,讥刺时流。”每当遇到老百姓有气愤不乎之事,他总是有求必应,甚至不请自到,提笔拟呈,帮助诉讼,有时还亲自出面,在官府大堂上唇枪舌剑,批驳官府。至今民间仍流传许多李举人替老百姓打官司和嘲弄官府的趣闻轶事,可见李龙石在当时黑暗统治的情况下,其所作所为是很得民心的。过去有人评论李龙石是“胁官告吏”的狂士,其实这正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品格。
李龙石遭寃下狱后,仍不屈不挠同贪官污吏作斗争。虽然前后经过十一堂严刑酷审,但是他始终拒不认罪。在《禁中无题》一诗中写道;“飘泊身如不系舟,茫茫烟海一浮鸥。明知系臂风险恶,故拽风帆破浪游”。身处逆境仍不畏权贵,宁折不弯,斗志弥坚,一个封建社会失意文人能夠做到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