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祥:李龙石与《李龙集》(一)之一
(2025-04-07 10:05:34)
标签:
李龙石关东才子李龙集李龙石研究盘锦 |
分类: 历史追述 |
李龙石与《李龙集》(一)之一
王忠祥
李龙石是晚清关东文坛上的一位名流。他的著作《李龙集》是盘锦地区文学宝库中的珍稀之品。本文主要介绍李龙石的生乎、品格和著作。
一
李龙石原名李澍龄,字雨浓。自号很多,有东白、西青、半髯叟、自了翁等。1841年(清道光21年)旧历正月27日出生于三岔河西岸五里之遥的绕沟(后由李龙石改名为青莲泊,卽现在的盘山县古城子乡青莲泡村)。祖籍山东宁海洲(今山东省牟平县),其高祖于清顺治3年迁来东北,后在绕沟定居。几代耕耘,家已小康,到李龙石这一代开始破落,“弃产抵债”,田亩“只剩有薄洼水溢。”
李龙石之父李五桥,号斗南,是清道光年间贡生,曾在海城县的牛庄设馆教读,平日教子甚严。李龙石幼年从学于沙岭王钦天(拔贡),后来又到父亲的塾馆里攻读。由于高师严父的教诲,加上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李龙石在幼年就崭露头角, 出口成章,能诗善文,被誉为“牛庄才子。”1859年,李龙石初试中榜,考中秀才,“名已达于庠序”。1862年 (同治元年),年仅21岁的李龙石,又在顺天(今北京)恩科乡试中,考中举人,“名又达于礼部”,从此便跻身于社会名流之列了。
此后十几年间,李龙石虽几次进京会试,均因考场徇私舞弊而未得中。他抱怨当时社会风气糜乱,自信“文章有价不以一第为荣辱”,决心放弃科举,绝意仕途。从此经常到外地出游,寻访同好,观山玩水,诗酒纵情,落拓不羁。1876年(清光绪2年),他在盛京(今沈阳)结识了当时著名的《子弟书》作者韩小窗和尚雅贞、荣文达等文坛名流,成立了“会文堂”诗社,相约每月的三、六、九日到鼓楼的会文山房聚会,饮酒作诗,挥毫泼墨,讲古论今,风流倜傥,烜赫一时,在当时盛京文坛上产生过一定影响。其时李龙石曾有《雨浓文集》出版,主要收录他青壮年时期的作品,其中有比较著名的《香山记》《下第论》等文章,可惜此集早已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