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2009-10-07 11:24:26)
标签:

杂谈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

课堂实录

 

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刘家庄小学 殷瑞枝

 

第一课时

 

课时任务:用四环节教学的前两个环节:创设情境    质疑自探、分组学习    合作交流完成以下四个任务: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3、理清本课的思路。

一、创设情境   质疑自探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见过爬山虎吗?

生:见过。

师:我们学校的东墙上就有爬山虎。我们书上的彩图上也有爬山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观察书上的的图画。

(一两分钟后)

师: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爬山虎的叶子很茂密。

生:我看到了爬山虎很美丽。

生:我看到了爬山虎的脚像蛟龙的爪子。

师:是,那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样描述爬山虎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爬山虎的脚》这课。

师:板书课题。

生:跟着书空。

2、围绕课题提问题,确定这课的学习目标。

生:爬山虎的脚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生:爬山虎叶子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生: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生: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师:随即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这节课的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说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怎么做?

生:读书。

师:读书要达到什么目标呢?

生:要读得正确。

生:要读得流利。

生:要读的有感情。

生:不能多字和少字。

师:那孩子们还等什么?赶快读起来。不过老师要求孩子们读书时要双手拿书,书与桌面成45°的角。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在桌间巡视,随时纠正孩子们的不良的读书姿势。

3、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师:刚才你们自由的朗读了课文,现在老师看看你们能把黑板上的这些生字词读准确不能?

师: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

茎上、均匀、蛟龙、触着等词语。

生:自由读词语。

师:谁能给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下来。(指名读词语)

生:读词语。

生:读词语。

师:随即正音并多读几遍字音易错的字词。

生:读茎上、触着。

师:看来你们识词的本领很高,哪能不能把课文正确流利的读下来呢?

生:能。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课文?

生:举手。

师:叫朗读水平较高的李思捷给大家范读课文。

生:一边听一边心里究错。

师:李思捷同学读完了课文,谁来夸夸她?

生:她读得很流利。

生:她读得很认真。

师:那你能不能学着她的样子认真的吧课文第一遍呢?

生:轮读课文。四人小组每人一个自然段。

(五分钟以后)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很认真,说明你们很会合作,继续发扬。

二、分组学习    合作交流

4、检查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读了课文,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吗?赶快组成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这次由一号位的同学负责组织。

生:四人小组在一号位同学的带领下讨论问题。

8分钟过后。

师:同学们黑板上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那老师就要检查一下。

生:逐一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补充。

师:依据学生的回答问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在哪一个自然段,为分段做准备。

5、分段概括段意。

: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提示,你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生:思考。

两分钟后。

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该分为几段?教师板书:

分段概括段意:

一、()

二、()

三、()

生:(刘雪峰)第一段单独成段,分为第一段。第二段是23两个自然段。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李浩)不对,第二自然段都是写的爬山虎的叶子,也应该单独成段。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板书。

生:(刘雪峰)继续回答。第三段是34自然段。

师:同学们赞成不赞成?

生:不赞成。

生:(李浩)因为第五自然段也是写爬山虎的脚的,是说爬山虎的脚要是没有爬上墙,她爬墙不成功就萎了。

师:对吗?李浩说的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

师:板书。随即问:老师教过你们写段意的时候为了句式的整齐都以哪三个字开头?

生:作者写。

师:对。写完“作者写”这三个字,又为了句式整齐,又以什么开头?

生:主人公开头。

师:那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师谁?

生:爬山虎。

师:谁来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生:回答。

师:板书。

板书如下:

一(1)作者写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

二(2)作者写爬山虎的叶子的形状和颜色。

三(3——5)作者写爬山虎脚的形状、颜色和怎样爬墙。

师:同学们这节课多爱动脑筋学得多们认真,要继续发扬啊!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