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心目中的贵州省写作学会之四十

(2024-10-31 20:07:09)
标签:

杂谈

    山东 张严严 撰写的又一篇发自内心的评论文章,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种庄稼、养果树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收到她发来的稿件,十分高兴,读完这篇稿件,心潮起伏。她既是一位真诚的人,又是一位敢说心里话的人,也是一位有故事的好朋友!
                    是金子就会光芒万丈

                                      我没有收藏到《造就非凡人生》作品之谜
                                                                  文/ 张严严

        今天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来蜡染书法创始人张先生博客探秘寻宝。
        是金子就会光芒万丈,总会引来四面八方的驻足者的品评和赞叹 ,更会受到行家的亲昵,还会被有智者钟爱、寻觅。

        在张先生玲琅满目的作品图片之中,突然一幅精彩的作品照片印入了我的眼帘,《造就非凡人生》:

    我心目中的贵州省写作学会之四十
       这幅墨宝让我入迷,我进入深深的沉思中,静静地欣赏。那红红的背景图案,如同青春者的血液流动,让人新奇,让人振奋。又似熊熊的火苗,在心中不断燃烧,激发人的兴趣,鼓舞人的斗志。更象万箭齐发,具有穿越时空的感觉……这幅作品,从整体看,积极向上,鼓舞人心,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享受。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确实是
激情澎湃,活力四射。书法的粗犷豪放,给人一种无穷奔放的力量。细细观察,又有自由流畅的书法艺术形式,怎不叫人心情激动?整幅作品设计精巧,华丽醒目,激励斗志,催人奋进,带给我们的是热情、积极、豪放、励志的感觉,给人一种冲动、奋斗、拼搏、坚持的动力和无穷无尽的自然想象……

       我反复在想,不知张先生是怎么想象出来的雏形图案?张先生又是如何创作出如此精妙的作品?我深深地思考,不得而知,心中就是爱上了这幅作品。我暗暗地想,此作品很有欣赏、品味、收藏价值,我问自己,敢不敢《造就非凡人生》?

       想了很久,我在博客纸条中问了张先生,不久,张先生回复了,他感慨地告诉我:“此作品已被河南二十六岁小伙,痴心挖走。现在,只留下这帧珍贵的照片。”紧接着,张老师讲述了当时的经过:

       他说:“那是去年,我的一个好朋友,带着河南小伙来我家,一进门,小伙就看到我客厅挂着这幅《造就非凡人生》作品,脸上顿时现出红红的亮光,他盯着看了半天,不说一句话。
       朋友介绍说:“这是我的小弟 ,他听说张先生发明了蜡染书法艺术,很高兴,想亲自来看看,今天我把他带来了,让他自己看吧。”
       张先生说:“我看他一动不动地看,没有打扰他,后来,他又参观了《酒到酣时诗亦醉  花当明处月还香》、《峰高无坦途》和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作品,再回过身来又看《造就非凡人生》……”小伙看了很久后说:“张先生,我真的很喜欢这幅《造就非凡人生》作品,不知您能割爱让给我吗?”我说:“这是我为自己设计的,现在已经挂在客厅了,你可以看看别的作品好吗?”他说:“我特别喜欢这火辣辣的背景,特别喜欢这自由自在的书法形式,我更喜欢这段富有哲理的话,太有味道了。先生好像是为我专门设计的啊,我想用这段话来作我的座右铭呢!请先生让给我好吗?张先生,请您相信,这幅作品,将鼓励我一生,我会永久收藏,子孙传颂。先生能割爱吗?”张先生说:“说实话,我也舍不得,因为是自己心爱之物,自己的收藏并挂在客厅的作品呢。”后来,我的朋友就说:“张先生,我的小弟很年轻,他真看好这幅作品,他想拿去鼓励自己努力奋斗,等将来做出成绩来,也不会忘记您啊。”我考虑再三,为了鼓励年轻人,在这位二十六岁年轻人出资中,就以半价给了他,他很高兴地收藏了此幅作品。

       听了张先生的回答,我既十分惋惜,又感慨万千。是的,好的东西,谁都喜欢,好的作品,谁都想得到。
      多么感人的一段真情故事啊!

      我敬佩张先生的慷慨与大度。
      我也佩服河南小伙的勇气与坚持,更没有想到他有如此的运气啊。

       我喜欢艺术,尤其喜欢张先生的蜡染书法艺术。我热爱生活,记得曾有位作家说过:因为爱你而爱生活,因为爱生活而更爱你。是的,文字需要理解,艺术需要创新,生活需要热爱与享受,事业需要努力与坚持,人生需要有梦。

       最喜欢张先生《造就非凡人生》这幅富有哲学意义的墨宝,让人新奇,让人振奋,能带给我无限力量与智慧!

      张安邦

    关于山东农民张严严

  张严严第一篇来稿开场语说:我是一个生活在大山里的农民,小学也没上完。生活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大千世界里,难免有些气馁。2005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坐在铺满阳光的沙发里看电视。电视节目在播放一位书法界达人事迹。书法达人精心创作出震撼人心的蜡染书法。此书法创作在布上,然后丢进染缸里去染出书法来,让人感到惊奇与神秘。

   她说:随后播出了书法作品,幅幅精美作品,看得我眼花缭乱,目瞪口呆。从此就记住了这位蜡染书法创始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几年后渐渐又淡忘了名人。

   一个山东农民,十年前在电视里看到了我的神秘,十年后巧妙与我相识, 2015年2月,写出了一篇神秘的文章,让我产生了兴趣,于是我拜读了她的全文,才知道这个真实的故事。

   这专家学者经常写文、评论的艺术园地,这位农民姐妹用真诚与实力挤进来了,她不做作,十分真诚,实实在在地回忆了十多年时间的事情。

   的,她没有想到十多年后能零距离见到蜡染书法创始人张先生,她激动、她惊叹、她感到是老天爷对她的眷顾……

   我们收到她的来稿时,大家都十分受感动,感动她的真诚,感动她的记忆,感动她的细心,感动她说出的真心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