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1

(2009-10-06 23:12:13)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

第一单元: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地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进行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及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措施:
1、端正学习态度。
2、进行算法指导。
3、注重练习设计,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

第二单元:认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数位顺序,掌握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措施:
1、生活联系,促进数感的发展。
2、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
3、加强操作实践。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能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千克和克。
2、在实践活动中,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第四单元: 加和减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

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熟练计算。
教学措施:
1、进行算法指导。
2、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3、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措施: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
2、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探索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措施: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