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道德经》之“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018-10-12 17:05:14)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其中“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成为千古名言,但也成为千古误解之言,因为这么多注解《道德经》的大家,始终都很统一的理解为:国家的利器不可以拿给别人看,看了别人就知道了,就有防备了。这理解大错啊,如果老圣人真是这个意思,那圣人的身份也将大打折扣。

     我们看,本章中,老圣人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在世俗看来,都是刚强才能胜柔弱,但老圣人指出世人颠倒了,应该是柔弱才能胜刚强。老圣人还举了鱼、利器两个例子:鱼与水,鱼刚强,水柔弱,但鱼不管怎么跳,终究还是离不了水,所以是水统治鱼;利器与百姓,利器锋利刚强,百姓柔弱,但终究用武力统治百姓,统治不了,朝代的更替,往往都是百姓推翻了当权,所以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说法。因此,“邦之利器不可示人”的意思,应该是:想拿武器威慑示众,企图统治百姓,统治不了啊!而不应该是不能拿利器给别人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