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生命的彩虹图

分类: 生涯辅导 |
为了综合阐述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舒伯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生涯彩虹图”,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分成: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份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同。
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的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而定。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次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的角色如果发展得比较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但是,在一个角色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没有平衡协调各角色的关系,则会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在每一个阶段对每一个角色投入程度可以用颜色来表示,颜色面积越多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多,空白越多表示该角色投人的程度越少。作用主要是对自身未来的各阶段进行调配,做出各种角色的计划和安排,使人成为自己的生涯设计师。
此图为某位来访者为自己所勾画的生涯彩虹图。半圆形最中间一层,儿童的角色在5岁以前是涂满颜色的,之后渐渐减少,8岁时大幅度减少,一直到45岁时开始迅速增加。此处的儿童角色,其实就是为人子女的角色。因而这个角色一直存在。早期个体享受被父母养育照顾的温暖,随着成长成熟,慢慢开始同父母平起平坐,而在父母年迈之际,则要开始多花费一些心力来陪伴、赡养父母。
第二层是学生角色。在这个案例中,学生角色从4、5岁开始,10岁以后进一步增强,20岁以后大幅减少,25岁以后便戛然而止。但在30岁以后,学生角色又出现,特别是40岁出头时,学生角色竟然涂满了颜色,但2年后又完全消失,直到65岁以后。这是由于处于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社会,青年在离开学校、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常会感到自身学习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需要重回学校以进修的方式来充实自我。也有一部分人甚至等到中年,儿女长大之后,暂离开原有的工作,接受更高深的教育,以开创生涯的“第二春”。学生角色在35岁、40岁、45岁左右凸现,正是这种现象的反映。
第三层是休闲者角色。这一角色在前期较平衡地发展,直到60岁以后迅速增加,也许有人会惊讶舒伯把休闲者角色列入生涯规划的考虑之中。其实,平衡工作和休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如此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中,正如图中的空白也构成画面一样,休闲是我们维持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四层是公民。本案例角色从20岁开始,35岁以后得到加强,65~70岁达到顶峰,之后慢慢减退。公民的角色,就是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国家事务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第五层是工作者的角色。该当事人的工作角色从26岁左右开始,颜色阴影几乎填满了整个层面,可见当事人对这一角色相当认同。但在40多岁时,工作者的角色完全消失,对比其他角色,不难发现,这一阶段,学生角色和家长角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两三年后,学生角色消失,家长角色的投入程度恢复到平均水平,而工作者的角色又被颜色涂满,直至60岁以后开始减少,65岁终止工作者角色。
第六层是持家者角色,这一角色可以拆分夫妻、父母、(外)祖父母等角色,然后分别作图。此处家长的角色从30岁开始,头几年精力投入较多,之后维持在一个适当水平,一直到退休以后才加强了这一角色。76~80岁几乎没有了持家者的角色。虽然个体的生涯过程中还可能承担其他角色,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上述这些是最基本的角色。在使用“生涯彩虹图”时,个体可根据自身情况,在此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
第一步:准备空白彩虹图
可以用Ipad或电脑上的画图软件来完成彩虹图,但还是建议采用一些笔(彩铅笔或油画棒最佳)和四张白纸(A4纸即可)。
https://wiki.mbalib.com/w/images/7/70/%E7%94%9F%E6%B6%AF%E5%BD%A9%E8%99%B9%E5%9B%BE%E7%99%BD%E7%89%88.jpg
第二步:确定人生角色
首先,你们各自拿出一张白纸,将纸横放,画出空白的生涯彩虹图版。
接着,思考一下你的一生里,参照上文提到的角色,你曾经、现在、未来做过、想做什么角色?你怎么定义这个角色呢?比如你说要做父母,做什么样的父母呢?大大咧咧随孩子发展的?还是精心管教,还是......每个人的答案可能是不一样的。给自己一点时间想想。
随后,按照你的角色的出场先后顺序,从彩虹图的“低纬度”一层层画起。例如,作者自己第一个角色是儿童,就丑丑的先画了低纬度的一圈。其中1-10岁是我觉得这个角色最明显的时期,所以用粗线画出来了,后面随着年长,儿童角色消失了,所以没再用粗线突出它。
第三步:观看自己的现在与未来
再拿一张空白A4纸,在纸的上部依次回答一些心理学问题(问题可以根据各自设定角色情况设计):
比如,
1、现在这个阶段,你的角色有什么?你觉得每个角色的职责是什么呢?
2、现在,哪些角色的职责让你最满意?为什么?
3、现在,哪些角色之间,你觉得会相互妨碍?你想过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4、比较下自己十年后与现在的角色,你觉得如果要想在未来做好某角色,你现在需要做什么?希望对方如何帮助你?
第四步:画满整个生涯图
回顾自己生涯发展中一些记忆深刻的经历、生活中重要人物对自己的影响、个人对某些重大事件的态度与感受,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和个人目标间的差异,各种角色的分量以及自己对各种角色的理解。通过这样的绘制,发现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