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行数与句数
(2009-10-06 09:57:51)
标签:
杂谈 |
有的教师问: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大部分是四行,一般说是四句。第一行和第三行后面是逗号,也算一句吗?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大部分是近体诗(格律诗)的绝句,也有少量的律诗或古体诗(乐府古题、古风等)。在有关格律诗的论述或赏析著作中谈到绝句,都说每首四句;谈到律诗,都说每首八句,这是没有疑义的。可是,一首绝句都是用两个句号,一首律诗都是用四个句号,为什么不用四个或八个句号呢?既然用了两个或四个句号,又为什么不说是两句或四句呢?
古诗(特别是格律诗)的共同特点是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一般用两个句子构成一个意义单位,在格律诗中叫做一联。一联的上句叫做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中间两联还要求对仗,绝句和古体诗不要求对仗,但是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要紧密相关,或并列,或承接,或因果,读起来一气贯通。古代诗文本来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在的逗号、句号都是今人加上的。为了体现出古诗的上述特点,今人在为古诗加标点符号时就在上句后面加逗号,在下句后面加句号。假如上下句后面都加句号,读起来就要作较大的停顿,那样就破坏了贯通的语气,割裂了紧密相连的内容,或者延缓了节奏,表现不出古诗的和谐韵律。
前一篇:出塞·入塞·塞上曲·塞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