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踞山巅祖师庙
从麟宝塔向东一百米,就是祖师庙,祖师庙的北门上题着:玄帝宫。高大的建筑,精美的设计,金黄的琉璃瓦,红色的廊柱,金身的塑像,巨大的石刻,无不令人流连忘返,敬畏无比。玄帝宫里,不仅供奉着各种财神,还供奉着各种菩萨,还供奉着各路神仙。院子里有两大块石碑,一款上面刻着“厚德载物”,一块上面刻着“道佛同源”,两块石碑上都雕刻在巨龟之上,象征着天长地久,天地同寿。玄帝宫的设计依据山顶,顺势而立,既气派豪华,有庄严神圣,既令人难以忘怀,又使人无限敬仰。
玄帝宫的大门是拱形的,让人想起苏州的园林;门外精致的雕刻着无数的宝物和花卉。玄帝宫大门左侧,雕刻着一株精美绝伦的梅花,既有古典风韵,又有不畏风霜的傲骨,寓意深刻,深情独具。
玄帝宫的正面有十几间大殿,都是雕栏玉砌,金碧辉煌。里面供奉着姜子牙封神的各路神仙,还有天上的二十八宿,还有各种菩萨,还有六十年花甲的各种对应的神仙,还有值日的神仙,还有各种罗汉。在一处照壁上,刻着杨家将的英雄故事,在另一处照壁上刻着刘海砍樵的故事。
整个玄帝宫巍然屹立于九龙山顶,任千年的风霜侵袭,任万代的人事更替,千古流传,万古流芳。
祖师庙的正门在九龙山的龙身之上,金碧辉煌威仪万千的大门上题着四个大字:北极玄岳。两边石壁上雕刻着巨龙,分别题着:治世玄岳,神威远震。
大门外有两个铜铸的巨型狮子,张牙舞爪,令人胆寒。
进了南大门之后是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上雕刻精美,匾额上题着四个大字:威震北方。一边立着一棵松树,松树旁边是两个白色玉石石狮子。
跨过牌坊之后,是一座两层楼的建筑,楼上供奉着观音菩萨和关公。左侧是祖师庙管理委员会,右侧是道士休息的地方。
穿过两层楼之后,则是一座玲珑宝塔,是四层黑铁铸造。 再往前行,则是巨大的香炉,香烟缭绕。
接着就是祖师庙的正殿真武殿了,里面供奉着道教真武祖师。整个宫殿不亚于皇宫那个气派,不仅仅是金碧辉煌四个字可以形容。这里正气浩荡,威仪万方。一层匾额上题着:道法自然。二层树立的匾额上写着“真武殿”。气势非凡,十分壮观。
祖师庙后边有一座院子,是施舍四方游客吃饭的地方,墙上爬满了爬墙虎。在这个深秋的季节,天气是如此地晴朗,碧空万里无云,爬墙虎茂密的叶子全部变成了红色,远远看去像一把青春之火,燃烧着热情,点燃着生命,激荡着梦想,净化着心灵。
从祖师庙前门再往前走,就是三天门了。三天门地势十分险要,不仅胆小之人心惊胆颤,就是胆大之人也要小心翼翼,不仅路面很窄,山势很陡,而且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两边虽然有铁链子拦着,走上去也必须十分谨慎。所谓的九龙山的龙头就在这里!
只见龙背上的这条山路蜿蜒逶迤,曲曲折折通向龙头的下方,在距离龙头有十几米的地方,有一个山洞,可以通人,这个山洞被当地人称为龙眼。不穿过龙眼,沿着山路可以直接下山;穿过龙眼,则到了九龙山的西侧。站在龙眼跟前,看龙头,高大,威风,险峻。从龙眼过来,走在护栏之内,依然十分陡峭。特别是在山壁上刻着“九龙”二字的地方,更是惊险无比,如在壁上。据专家介绍,神木的东山,又叫“九龙山”。在民间,早有“一山五洞九条龙”的说法,说东山山势巍峨险峻,共有九条支脉,龙首雄踞于每条支脉的末端之上,盘云舒卷,景异一方。而今多因修葺重拓,已不见往日九龙逶迤的胜景。又据民间相传称,“东山系神龙所化,当日神龙与祸害百姓的魔王大战,为使黎民免遭涂炭之苦而化为九首,意将魔王永镇于神山之下。”至于“五洞”,说的就是万佛洞、七佛洞、吕祖洞、三清洞、张仙洞,其中大多屡遭损毁,经后人不断修缮,保存完好的也只有万佛洞、吕祖洞和三清洞(七佛洞在建)。
九龙山以其雄险,峭拔而在神木家喻户晓。山为地之胜,九龙山是大自然对神木人民的恩赐,它高耸雄峙,凌空出世。而雄居其上的建筑,更是一绝。其上建筑群主要分布在九龙山的香炉山、龙眼山的山腰及山顶间,南北绵延3公里,海拔千余米。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建有万佛洞、财神庙、吕祖洞、七佛洞、张仙庙、鲁班庙、祖师庙等集佛儒道三教于一体的各类建筑二十余处100余间(孔)。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四月初八、六月初八为传统文化庙会,其间游人香客络绎不绝、商贾云集。有“龙眼透日”“香炉伴月”等自然胜景。山奇洞险,绵延幽深,走势奇特,蔚为壮观。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有万佛洞、祖师庙、吕祖洞、慧泉龙洞等。九龙山的南面有一横岭,高峰矗立,昂首奋勇,酷似龙头,中间穿两孔如目,叫做龙眼山。每当旭日东升,阳光射透城头,甚为壮观,名曰:“龙眼透日”。北向有一座独峰,顶大体细,既像对空奋击的怒拳,又似拔地而起的蘑菇。前人说它像挺颈瞭望的凤头,故称凤头山。明武宗驻跸,观其甚像香炉,赐名香炉山。明月当空,遥望似见香烟缭绕,常引起人们的“香炉伴月”的感叹。此石是香炉山的象征,位于山顶上,一方岩石屹立于崖边,高数余米,顶上有一斗状巨石堆放在一根较细的石柱上,上大下小,形如香炉,因此而得名。观其状,大有一触即倾之势,奇险异常,然而它却顶天立地,稳稳站了数千年。
走过龙头,跨过龙眼,继续沿着山路下行,就可以走到山脚下。回首一望,九龙山依然顶天立地,威震四方,令人感叹,令人敬仰,令人不舍,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