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历新疆之三十四--中巴边境七号界碑--中巴友谊长存

(2016-07-18 11:34:54)
标签:

健康

旅游

情感

时尚

娱乐

分类: 游历新疆甘肃青海宁夏
本次新疆旅行,是我自身一次深入心灵的震撼之旅,不是类似西藏行净化心灵,也不是江南行美景之旅,而是一种体会艰难险阻和民族生活困苦的揪心之旅。给我的震撼还在于,人类的生存能力如此强大,可以在帕米尔高原这几乎寸草难生的地方生存、生活,还有那深深的民族交融的祖国情节。在帕米尔,在G314线,植被就意味着生命,有了植被就意味着有了人类,哪怕是一片小小的草滩,一汪不大的清水。
在我们抱怨生活的时候,请你看看帕米尔民族的生存环境,在你叫嚷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时,不妨站在更高的视角去俯瞰,去试着理解和化解,去提供我们应该提供的帮助。
游历新疆之三十四--中巴边境七号界碑--中巴友谊长存

游历新疆之三十四--中巴边境七号界碑--中巴友谊长存

游历新疆之三十四--中巴边境七号界碑--中巴友谊长存

游历新疆之三十四--中巴边境七号界碑--中巴友谊长存

游历新疆之三十四--中巴边境七号界碑--中巴友谊长存

游历新疆之三十四--中巴边境七号界碑--中巴友谊长存

游历新疆之三十四--中巴边境七号界碑--中巴友谊长存

游历新疆之三十四--中巴边境七号界碑--中巴友谊长存

游历新疆之三十四--中巴边境七号界碑--中巴友谊长存

游历新疆之三十四--中巴边境七号界碑--中巴友谊长存

游历新疆之三十四--中巴边境七号界碑--中巴友谊长存

游历新疆之三十四--中巴边境七号界碑--中巴友谊长存

游历新疆之三十四--中巴边境七号界碑--中巴友谊长存

红其拉甫口岸海拔4900米(另一说是5100米),严重缺氧,气候恶劣,我到的当天是0度,地面有些地方结冰,但是实际感觉没有那么特别冷,也许是因为正是中午,太阳足,而且没有大北风。
根据中巴两国协议,红其拉甫口岸只有每年的5月1日至12月30日对游客开放,其他时间我们去不了。
一般车辆是不被允许超过这里的,因为过了这里不到200米就是中巴边界了,
只能下车步行去看界碑 。
看我们这儿,各种民用军用天线占满屋顶了,光大锅就能了三个 。巴基斯坦那边虾咪都没有,就一间瓦房。
一到界碑这里,就碰见一巴基斯坦边防人员,故意摆POSE给我照相,我心想,他怎么知道我要照他?本来没想照他,他这一摆姿势,我这不照还不行了
著名的7号界碑,为了国徽的神圣,我义无反顾的把我自己和界碑不计其数的合影,哈哈 。7号界碑反面,是巴基斯坦的月牙星国徽。
此次我有幸被边防的一兵一军官“劫持”,才可以把车开到界碑那里,甚至到了巴基斯坦哨所门前
下面这组照片,应该很少有人看到过,因为很少有人被允许可以把车开到这里,已经越界,是巴基斯坦国界了。我还无意间出了趟国,还免签,从巴基斯坦境内看界碑和正在修建的国门,很气派。
看看开到哪里了,远处就是上一张照片的正在修建的国门
注意,巴基斯坦这边的路,全是搓板路,我们那边全是高等级高速公路
照片左侧地面有一片冰层,可见很冷。
巴基斯坦哨所门前,就是一间瓦房。
我们这边的士兵和军官,在和巴基斯坦方面的驻守人员谈事情。
巴基斯坦这边的人,不知道是兵还是军官,巨黑,巨瘦,还主动和我照相,很友好
巴基斯坦零公里起点,到吉尔吉特(巴基斯坦吉格洛省会)276公里。
看指示牌,巴基斯坦这边都是左侧通行,所以我的车都是在道路的左侧
那个白色的物体是巴基斯坦方面的哨位,里边估计能趴2个全副武装的烧饼
设计的很白很科幻
从巴基斯坦哨所那里回到我们这边,
又和我们的那俩位军人寒暄了几句,
折返,下山直奔塔什库尔干县。
这也是我进疆以后唯一一次开车开到下半夜4点才到达目的地的经历。
到达的时候,下车腿都哆嗦,站不住。
不提倡这么干,太疲劳。
走了~ 再见红其拉甫
下了红其拉甫,就看见野马!真棒,来的时候没看到
就在半山腰上,紧挨着公路
又看见很多坟墓,仔细看有点像窝头?
依然人在画中游,秀美山川
又见慕士塔格峰,雄伟、壮观
路过塔合曼乡,好事,就下道进去了,
想看看老百姓的生活,
结果被两个军人给赶出来了,
他们说314国道两侧的村庄全是军事管制区,外来车辆不得入内。
但是路口没有设军事区标志,大家注意。
从塔合曼乡里看慕士塔格峰
从G314进入塔合曼乡的唯一通道
离开塔合曼乡,还是一路美景不断,最右边是慕士塔格峰。
这里以前是个湖,但是水都没有了~ 地球变暖,温室效应让周围雪山的面积急剧减少,有的雪山竟然完全融化掉,站在“古湖”边,看着裸露的湖底,让人无语
仔细看慕士塔格峰,山上一个很宽的沟,好像蒸馒头蒸大了,馒头裂开了一样,没想到那么坚硬的山也能蒸裂开
又看到柯尔克孜人的墓地,风水上有什么讲究?不然为什么都建在路边呢?
这个墓主生前一定地位显赫,墓塚盖得非常庄严肃穆,而且工艺考究。
美景太多了,只要随便按下相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