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65173673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游历越南之十九--明乡萃先堂--在越华商移民会馆
(2016-03-04 20:46:50)
标签:
健康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环游世界
明乡人(
越南语
:Minh Hương/明乡),是指17世纪迁入
越南
南部的
华人
明朝
遗民。
西元1679年,中国大陆的”
三藩之乱
”接近尾声,满清军队胜利在望,乘”三藩之乱”之机反攻大陆的
郑经
部队也节节败退,在大陆已无法立足,郑氏
南海舰队
的基地
广东
雷州半岛
岌岌可危。三千多忠于
明朝
的遗民迫于无奈,在
南明
将领
陈上川
、
杨彦迪
、郑怀仁以及
鄚玖
等率领下,搭乘五十艘战船迁入当时由
高棉
人所控制的下高棉(今日
越南
南部)地区,随后清朝固守
中原
,
南明
复辟
无望,这些移民于是在越定居。明乡人原称明香,意指
明朝
香火
,1827年才被
阮圣祖
明命帝
下令改称“明乡”。由于明乡人不断与当地
越南人
及
高棉人
通婚,逐渐发展成一个土生族群,情况近似马来半岛的
峇峇娘惹
。
这些明乡人曾先后开拓今天南越两个经贸重镇
胡志明市
及美荻,在胡志明市第五郡第11坊
堤岸
同庆
大道
陈兴道
路380号,有一座已于1993年1月7日被越南
政府
列为国家保护的文化古迹的”明乡嘉盛会馆”。”明乡嘉盛会馆”其实是一座庙,1863年曾获
阮翼宗
嗣德帝
赐匾,正门口一副对联这样写着:
”明王治南天,天光日化;乡里居越地,地利人和。”
又有一副
汉字
门联这样写着:
“
嘉献复振基光旧,盛德长留庙貌新。
”
”明乡嘉盛会馆”正殿供的是中国
明朝
的历代皇帝,从
明太祖
朱元璋
到
崇祯皇帝
的神位,殿前一副主要对联这样写着:
“明圣先王,
越国
亦闻声教;乡党宗族,
亚洲
同此冠裳。”
正殿旁边供的是
关羽
和”明乡人”的始祖
陈上川
将军等人的神位。在陈上川将军灵位两边的一副对联,写着:
“耻作
北朝
臣,纲常郑重;宁为
南国
客,竹帛昭垂。”
“明乡会馆”里还有许多
明代
历史文物,即使今天在中国境内也很难见到了的,例如三百五十多年前明代官员戴的布帽子、穿的布靴,明代士兵戴的坚硬竹编镶铁皮军帽,都还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在1820年代后,他们与越南人享有同样的政治权利,一些
阮朝
官员更以明乡人自居,但阮朝不允其参加
华侨
商会及自称
华侨
或
华人
。
法属印度支那
时期,容许明乡人缴交一笔费用就能改
籍,结果许多的明乡人选择了中国新移民一样身份,从此变成
华侨
。
二次世界大战
后,明乡人曾成为中法外交角力中的主题,
中国
与
法国
两国都希望把明乡人视为己国之公民。
根据
法国
的统计数据,1921年
南越
约有4.65万明乡人,占当地有中国血统居民总数的42%。到1950年,这个数字增至7.5万人,但只占
南圻
华人总数的10%左右。明乡人在华人总数比例下降,是因为在20世纪20至40年代有大批中国新移民涌往当地。然后,中方估计之明乡人口远高于此数,究其因应该是中法两国对明乡人,有不同定义。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夏五月,清廷逐渐平定三藩之乱,三千名南明遗民在高(广东茂名高州)、雷(广东湛江雷州)、廉(今广西北海合浦)3州总兵陈上川、副将陈安平,龙门总兵杨彦迪,副将黄进的率领下,共三千余人马,乘五十多艘战船,浩浩荡荡驶向越南广南国,最后到达思容、沱曩两海港(现岘港一带)。抵越后,上奏广南国阮主福濒,愿臣服阮主,请求在越南定居立业。当时越南南北两政权对立,南方政权广南国不想得罪清廷,却又不忍将远道而来归顺他的明朝遗臣拒之门外,在跟诸大臣充分商议后,决定接受杨彦迪与陈上川的奏请,让他们到同奈地区的盘辚(现在的边和)安身。此事在越南出版用中越两种文字刊印、郑怀德所著的《嘉定城通志》里有载:“已未三十二年(黎熙宗永治四年,大清康熙十八年)夏五月,大明国广东省镇守龙门水陆等处地方总兵官杨彦迪、副将黄进、高雷廉等处地方总兵陈胜才(陈上川)、副将陈安平等率领兵弁门眷等三千余人,战船五十余艘,投来京地思容、沱曩(即今瀚海门,隶属广南营)二海港,奏报称大明国逋播臣,为国矢忠,力尽势穷,明祚告终,不肯臣事大清,南来投诚,愿为臣仆。时以北河屡煽,而彼兵远来,情伪未明,又异服殊音,猝难任使。然他穷逼投奔,忠节疑陈,不可绝……”阮福濒嘉其忠义,不想拒绝;当时广南国正在开垦南方的领地,遂令陈上川和杨彦迪前往南方的边和、美萩一带开垦田地、建造房屋和城市[2]。陈上川所率部众,就是今日越南明乡人的始祖,迁入当时由高棉人所控制的下柬埔寨地区(即南圻),随后清朝固守中原,南明复辟无望,这些移民于是在南圻定居,称自己为明乡人。
明鄉人原稱「明香」,意指明朝香火。雖然明鄉人不斷與當地越人及高棉人通婚,逐漸發展成一個土生族群,亦融入當地越南社會,但為了表示自己不忘本,常常稱自己為明香人,又保留明朝衣冠,以示不忘自己為明朝遺民。當時阮朝君主欽佩他們的氣節,特許他們立祠祭祖,傳承中華文化習俗,在越南境內成立「明香社」,一些阮朝官員更以明香人自居。現時胡志明市第五郡堤岸同慶大道仍保留明鄉會館,公元1863年曾獲阮朝嗣德帝賜匾,現列為越南的國家古蹟。
不過在給予明鄉人一定權利後,阮朝統治者亦同時收緊對明鄉人的政策,首先,阮朝政府不允許明鄉人參加華僑商會及以華人自稱。公元1826年7月,阮朝明命帝阮福晈下令將「明香」改為「明鄉」。公元1829年(明命十年),阮福晈詔示:「明鄉人夫婦及其家族,不得復返中國。」公元1842年(紹治二年),阮朝紹治帝阮福暶下詔:「凡有五名以上明鄉人之處,得准自行另立鄉社,明人須造冊呈報姓名,並禁止剃髮結辮,不得什於華人戶籍。」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游历越南之十八--琼府会馆--海南人聚集的地方会馆
后一篇:
游历越南之二十--明乡佛寺--明乡人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