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2016-02-17 09:55:08)
标签:

教育

旅游

情感

文化

军事

分类: 游历山西河南
  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旅行是一场华丽的梦境,唯有生活才是生命的本质。走得越远,去的地方越多,越清楚自己要什么生活。 这个世界没有天堂,以淡然的心过好现在的生活,才会得到快乐。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对自己的重新认识。旅行中,我学会了坚强,随遇而安,学会了同理心,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对一些不认同的事情试着去理解。旅行中收获了友谊,遇到了那么多陌生人的帮助,让我有一颗感恩的心。去的地方越多,越发现自己未知的领域越多,越看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旅行让我学会了从心底的谦卑。旅行不是一种攀比,去了多少个国家,去了什么偏僻的地方,有多牛逼,用的什么镜头,有什么装备。而是自己内心真正收获了些什么。旅行让我更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不会做一个上班奴只知道赚钱和往上爬,也不会只顾旅行而不去承担社会责任。我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在这个世界,我,就是我。

如果说旅行是一剂毒药,我宁愿无药可救。在旅途中,我可以做最纯粹的自己,开心时大笑,难过时哭泣,看到雪山会发疯,看到野花遍地会奔跑,看到精湛艺术和绘画会感动,看到不同的生活会大叫。万水千山走过,记住的是世界各国人们的笑容,留在心中的是感动。 平淡又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总是忘不了那些行走在世界各国经历的事情和认识的朋友。也许当我老了时,坐在宽大的藤椅中,手边一杯浓浓的红茶,面对着晴黄的夕阳,转过头相视一笑,那些悠悠流水年华中所有花开花落,荣与辱,成与败,功与过,笑与泪都会淡然而过。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杀虎口旅游区成立于2000年。辖7个行政村,2个自然村,全区2160口人。杀虎口是山西的北大门,位于晋蒙两省,右玉、和林格尔、凉城三县交界处,北倚古长城,西临苍头河。作为一代雄关,闻名遐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一代雄关杀虎口,座落在山西与内蒙古两省三县的交界处,是中原地区通往内蒙、外蒙的主要关口。地势十分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杀虎口又是历史上著名的税卡,传说在清代极盛时期,关税日进斗金、斗银。此外,境内的古城遗址、汉墓群、宝宁寺,均属山西省重点保护文物,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杀虎关古称参合口。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刺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自从明朝隆庆五年,蒙汉“互市”以来,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天镇)马市重新开放。 1925年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进驻“杀胡口”。是年,冯玉祥任命其十三太保之一的韩多峰为杀胡关镇守使。 韩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中原地区与塞外的贸易,遂沿袭自清朝以来的俗称,正式改名为“杀虎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下辖区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参合径”之称,后随历史变迁而几经更名,唐曰“白狼关”,宋曰“牙狼关”,明王朝抵御北扰而更名为“杀胡口”,清为缓和蒙汉矛盾,将“胡”改“虎”,沿用至今。
史载,周征猃狁,汉伐匈奴,隋唐伐突厥,宋伐契丹,明讨蒙古,清康熙玄烨帝亲自率兵出征蒙古葛尔丹,均经此地。
杀虎口又是历史上的重要税卡,作为中原与漠南(内蒙、外蒙、新疆、俄国)互贸的必经之路,清极盛时期,关税日进“斗金斗银”,清未,年解关税还有13万两之多,所谓“大栅子”便是关卡之一,晨启昏闭,专人守护,收取关税。
杀虎口一度时期经济文化十分发达,庙宇星罗,古迹棋布、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据记载,杀虎口住户最多达3600户,40000余口人,满清时曾出翰林学士7名,将军2名,举人5名,可谓人杰地灵。后因军阀内战,京包线修通,关隘几经失修,加之人为毁坏,多数古迹无存,关税东流,人口锐减,渐显萧条。
作为古代的军事要塞和边贸重镇,杀虎口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雄伟壮观的古长城,保存完整的杀虎堡,栉比鳞次的烽火台,苍凉古朴的古战场,全省罕见的古道敞路坡,工艺精湛的古乐楼等,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杀虎口的大地上。这里是名符其实的“西口”。“走西口”不仅承载着晋商商帮的光荣与梦想,成长与艰辛,更铭写了山西人西口移民谋生的血泪悲情。杀虎口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是中国近代金融贸易兴衰的实证。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杀虎口关城是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土筑,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砖包,城周为1公里,高11.7米。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在杀虎口堡外另筑新堡1座,名平集堡,其长、宽、高、厚与旧堡皆同,两堡之间又于东西筑墙相连,成倚角互援之势。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东行30多米,再登三层32级台阶,就能看到展览馆西门南北两侧墙壁上的精美浮雕。南墙雕有“魏绛和戎”、“拓跋兴魏”图;北墙雕有“康熙西征”、“西口古道”图。整个浮雕以古战场、长城、古堡、烽火台、民族融合、商贸等为主题,充分展示出右玉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博物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内设三厅。进入大门是中厅,中厅东墙下,置有一个长5米、宽3米的巨大沙盘,盘内镶嵌着右玉的山川、河流、古城、古堡、田野村庄。由中厅往北便是北厅,即右玉通史馆,南厅为杀虎口专题馆。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杀虎口博物馆位于关内东侧,占地18000平方来,由馆前广场和主体建展览馆组成。展览馆雄踞台基之上,坐东面西,中间高,两头低,呈半月状。馆前广场置有草坪、花卉、棋子、石球、古井等景物。构思奇妙,设计独特,既体现出现代园林的时代气息,又彰显出深厚凝重的历史色彩。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关于杀虎口及右玉城在明朝时的重要性,由代宗颁赐水陆神祯一事足可看出。代宗朱祁钰是英宗被蒙古瓦剌俘去后继位的,他为祈祷上苍保英宗安全回来,许愿如打败瓦剌,英宗回来,愿将“水陆神祯”御赐给朔平府右玉县。后来于谦组织的京都保卫战取得胜利,英宗被释,代宗遂派臣将“水陆神祯”颁赐给右玉,以谢神灵。“水陆神祯”就是皇宫中库藏的120幅稀世珍品,名贵的绘画。据说这些画多出自大唐贞观年间吴道子阎立本之手。现在残存的部分珍品收藏在山西省博物馆内。
杀虎口和右玉城做为军事要塞,自古战火不断,特别是在明正统至嘉靖年间,先后多次被蒙古军队攻下来。但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的一场战争中,守军却在左右无援的情况下,孤军奋战,坚守右玉城,长达8个月的时间,这在中国战争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这场战争起因于“桃松寨事件”。桃松寨是俺答汗之子辛爱的妾,她与辛爱部下的一个头目鬼混,被发现后慌忙投奔了明朝,当时的大同总督杨顺,为请功邀赏,将其送进京城。辛爱为此率部进攻杀虎口,然后包围了右玉城。杨顺见事情不好,后悔不该收留桃松寨,他向朝廷谎奏,蒙古辛爱部愿用白莲教起义失败后跑过去的汉人交换桃松寨。皇帝同意了放还桃松寨,但辛爱不但未退兵,反又加强了兵力,在进攻右玉城的同时,又向大同、宣府一带长城发起了进攻。
在蒙古兵多次强攻下,右玉城军民浴血奋战,右玉守将在作战中阵亡后,有一位姓尚名表在家休息的武将,自愿担任了右玉保卫战的指挥。他在此异常困难的情况下,除打退敌方进攻之外,还多次抓住有利战机,偷袭敌营。从九月坚持到第二年的四月,右玉城虽未被攻克,但城内军民几乎已绝炊断粮,可充饥的牛马等牲畜也被吃光了。
在形势十分危急的时候,明廷派兵部尚书杨博亲率大军来解右玉之围。蒙古兵见右玉城实难攻下,而明朝援军将至,便自动解除了对右玉城的包围,从杀虎口撤出长城。
这场战争之后,重新加固修缮了杀虎口和右玉城,及杀虎口一带的长城。并增加了守备兵额,大大提高了杀虎口的防御能力。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清初,长期镇压农民起义和抗清的战争,造成北方长城以内生产极大破坏,各地田地荒芜,屋宇残破,人丁流亡。大批山西、陕西、甘肃和部分河北的破产农民、战败的农民起义军,或“携男挈女”或孤身一人,千百成群,背井离乡,冒禁私越长城,“走西口(指山西省杀虎口。后泛指出长城西部各口去内蒙古西部各地),去归化”“觅食求生”。当时流民由土默特而西,或向蒙民租地垦种,或入大漠私垦,形成“走西口”的迁徙群体。加之清朝对蒙古采取怀柔政策。推行喇嘛教,大兴寺庙,大量招徕山西、陕西、河北工匠和破产农民;明末,遭林丹汗兵祸,丁口锐减的土默特首领小顺义王为补充丁口和苏木(佐),不分民族破例纳丁编佐,以补足30个苏木(150户丁口为1个苏木)的缺额,山、陕流民纷纷前来加入蒙籍;随着清朝对蒙古封禁政策的松弛和历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而破产农民队伍的不断流入,“走西口”的人渐由土默特而西至阿拉善、额济纳等旗耕牧就食,至解放前延续不断。解放后才结束了“走西口”的痛苦历史。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从2002年起,右玉县委、县政府加大对杀虎口旅游区的投入,准备分期对杀虎口进行规划建设,具体规划建设项目有:古长城景区、古商贸街区、宗教民俗文化区、古堡遗址公园、地方特色食品街、畜牧养殖区、农副产品加工区、苍头河自然风景园、晋北风情文化村、游牧民族度假村、生态景园、杀虎口博物馆、万壑层林。

通过几年的建设修复古长城700米,建杀虎口博物馆2200平方米,西口风俗展厅870平方米,建社稷坛一处,广场8000平方米,停车场6600平方米,仿古民居4800平方米,东山山地公园栽植各种针叶树23万株、观赏树6万多株、观赏亭2座、旅游路18公里,完成投资3600万元,2008年以来,杀虎口旅游区年接待游客达80万人次。2009年被评定为AAAA级景区和省级森林公园。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杀虎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康熙大帝骑马雕像,长4.5米,高3.5米,通体黑亮。坐骑项挂金铃,低首奋蹄前行,马尾卷曲高翘。康熙帝,头戴缨盔,身穿铠甲,披风招展,表情庄重,目视前方,左手提缰,右手执鞭,肩挎弯弓,威武雄壮。台基西壁上,刻有康熙大帝平定葛尔丹,凯旋杀虎口的碑记。黑底白字,刚劲醒目,引人驻足。碑文载:康熙三十五年,御驾亲征,三临绝塞,平定葛尔丹叛乱,凯旋而归,驻跸右卫城,犒劳西征将军。今忆其功业,立碑塑像。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十一--杀虎口--晋蒙两省交界雄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