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历中国之河南十--医圣祠--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

(2016-01-22 14:10:56)
标签:

历史

旅游

收藏

文化

教育

分类: 游历山西河南
医圣祠--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
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是中国名满世界的汉代伟大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医圣祠座北朝南,占地约17亩,其始建年代无确考,后经明、清多次扩建。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祖国医学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工作,曾多次拨款对医圣祠进行修葺。现大门为仿汉建筑,一对子母阙耸立门前,气势宏伟,金碧辉煌,阙上的彩绘朱雀傲视蓝天,翩翩欲飞。
游历中国之河南十--医圣祠--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

大门

大门正上方镶嵌郭沫若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笔法苍劲,雄浑有力。步入大门迎面是巨幅大理石照壁,长宽各3.5米,为当代碑林之最。照壁上刻医圣张仲景传,向世人介绍这位万世医宗的生平事迹。进入祠内,首先看到的是十大名医塑像:岐伯、扁鹊、华佗、王叔和、孙思邈、李时珍等,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似在讲述千古医海故事。坐中的是张仲景塑像,睿智刚毅,坚韧恬淡,表现了他的果敢追求,不慕权利,忧百姓之忧,劳百姓之劳,为民着想的高尚境界。之后是东西廊房,各长约百米,东为介绍张仲景一生学医求教、行医疗疾的仿汉画石刻百余幅。西为医圣林,介绍中国上溯至神农、黄帝,近到明、清的名医石刻画像113幅,画像造型逼真,刻工精细,堪称艺术精品,向世人展示祖国医学的发展史和为祖国医学作出卓著贡献的众多医学家。过长廊是山门,山门东侧建有春台亭,西侧建有秋风阁,为仲景探讨医术、著书立说之处。
游历中国之河南十--医圣祠--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

游历中国之河南十--医圣祠--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

游历中国之河南十--医圣祠--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

门庭

步入门庭,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块巨大的照壁,是由一块完整石料制成,长宽各为3.5米,为当代碑林所罕见。照壁的正面刻写的是已故中医黄竹斋先生撰写的《医圣张仲景传》,生动地描述了张仲景光辉的一生和对中医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
两侧是著名学者任应秋教授题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辨证。"下联是"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阴阳有三",就是中医上所说的三阴三阳,"辨病还需辨证"是说,要想治好病人的病,必须依照辨证论治的学说,找出病的根本原因。"医相无二"是说,医生宰相没有区别,医生治人,宰相则治国;"活国在于活人"是说,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要把人治好。照壁的背面刻写的是张仲景亲自拟定的《伤寒杂病论》序,文中陈述了他走上医学道路的原因,照壁前后映,浑然一体,使人在肃穆中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游历中国之河南十--医圣祠--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

游历中国之河南十--医圣祠--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

游历中国之河南十--医圣祠--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

墓葬

山门后面即是张仲景陵墓,陵墓前有顺治十三年南阳府丞张三异所立石碑,上刻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仲景墓为正方形大理石墓基,汉砖砌成,四角镶嵌羊头,寓意吉祥,花墙环绕,凉亭盖顶,庄严肃穆,使人顿发思古之情,顿生无限敬仰。墓前建有拜殿,后为墓亭,各种拜谒祭祀活动均在此进行。仲景墓亭东西两侧建有行方斋、智圆斋、仁术馆、广济馆等。墓后为清代四合院式建筑,有正殿三间,中塑医圣张仲景像,左右分列晋唐名医王叔和、孙思邈塑像。东西厢房各三间,过殿三间。西院有医圣井、荷花池、池心亭等多个游览景点。亭台轩谢,玲珑俊秀,绿树有巢,风韵萧然,风光魄丽,真乃人间仙境,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探古寻圣。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历中国之河南十--医圣祠--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

游历中国之河南十--医圣祠--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

张仲景学医背景

河南疾病流行时,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激起了他立志学医,用济世活人的医术解救人民的疾苦。弃官归乡行医,潜心医学,他拜本家叔叔张伯祖为师,刻苦攻读医学。他勤求古训,集前人之大成,博采众方,揽四代之精华,对《内经》《难经》等古典医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临症实践,对外感热病,内、外、妇科和小儿科等病的发病原因,演变规律进行了科学的探讨,以朴素的阴阳学说为指导,以惊人的毅力,呕心沥血,写出了一部有名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论治的法则,是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的经典著作,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它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为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临症医学专著,这一著作对世界医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被后人尊称为“医经”,方剂被称为“经方”,张仲景也被奉为“医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