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虚云老和尚舍利塔--山西五台山

(2015-09-20 20:38:57)
标签:

佛学

旅游

分类: 游历山西河南
虚云老和尚舍利塔--山西五台山

清末民初四大名僧之首虚云

虚云禅师(1840~1959),俗姓萧,祖籍湖南湘乡县。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  

1953年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虚云被选举为名誉会长。是年,虚云被聘为全国政协委员。 
1959年10月13日,虚云法师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圆寂。世寿120岁
。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虚云老和尚舍利塔--山西五台山
虚云老和尚舍利塔在山西五台山风林谷口,从殊像寺往西走2公里到。去风林寺和玉华寺的路上。愿十方信士好好朝拜!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虚云老和尚舍利塔--山西五台山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虚云老和尚舍利塔--山西五台山

所以,佛学和禅定又是教人精进的大学问。正如朱光潜所言,佛教以出世精神,干入世事业。

诗曰:

袈裟难染是色空,几人敢抛物与情。

若能悟得菩提枝,定可撞响千年钟!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虚云老和尚舍利塔--山西五台山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虚云老和尚舍利塔--山西五台山

五台山与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共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与尼泊尔蓝比尼花园 、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五台山原名五峰山,因围绕台怀古镇有五座山峰,山峰上均为平坦的台地而得名。此地也叫清凉山,因地处高山环抱,且北峰有终年不化的积雪,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故又名清凉山。

这里自古为道家修行的地方。到了东汉明帝时,天竺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从白马寺来到这里,认为此地应为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便打算在这里建寺院供奉文殊菩萨。据新译《华严经》记载,东北有清凉山,文殊菩萨常在此讲经演法。

天竺高僧的打算,被道家阻止。汉明帝亲自在白马寺主持道士和高僧赛法,将两家的经书放在火堆里焚烧,结果道家经书烧成灰烬,佛家经书完好无损。高僧获胜,取得在台怀镇建寺院的权力。一千多年来,历代王朝先后在此地建寺院三百多座。历经战乱和佛家四次法难,而今只留下四十七座寺庙。其佛寺历史之久、规模之大,为全国佛教名山之首。

魏晋南北朝时,是五台山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北魏孝文帝在此新建了善经殿、真容院等十二座寺院,还扩大了灵鹫寺等寺院的规模。

隋文帝时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形成了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  

唐朝是佛教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李唐起兵于太原,视山西为根据地。李渊曾发誓如果当了皇帝,定当大弘三宝。武德二年李渊在京师集聚高僧,立十大德,管理僧尼事务。太宗即位,派玄奘去天竺取经,又在五台山新建十刹,把五台山当做“祖宗植德之所”。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和尚出身,对佛教有深厚的感情。建国之初,改善世院为僧录司,专门管理僧侣和佛家事务。虽然连年抗元战争,使得国力衰微,朱元璋仍拿出银两,开始对五台寺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重建毁于战火的显通、塔院寺等寺院。朱元璋还与佛界高僧保持良好的关系,曾赐给五台山碧山寺方丈金碧峰禅师一个紫金钵,以示不忘旧情。明成祖朱棣为怀柔蒙藏,派人到西藏迎请葛举派喇嘛进京,支持藏传佛教进驻五台山。从而使五台山成为喇嘛教和大乘佛教并存的特殊道场。

清朝是五台山佛教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因为文殊菩萨与满洲词音相谐,所以,清朝历代皇帝都对五台山佛教有着深厚的感情。从顺治帝开始,就对五台山寺院经行大规模的修缮,甚至诏令山西各级官员每年给五台菩萨顶等寺院进贡。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均亲礼五顶,各寺拈香。甚至携蒙古藩王同来,从其所欲,以黄教绥柔蒙藏。帝王们在五台山一住数日,留下许多轶闻佳话。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虚云老和尚舍利塔--山西五台山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虚云老和尚舍利塔--山西五台山
虚云老和尚弟子贞圆和尚的舍利塔
游历中国之山西二--虚云老和尚舍利塔--山西五台山
贞圆长老,原籍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俗名钱忠铭。生于光绪二十五年二月初七。因家境贫寒,8岁时出家于陆良大觉寺,拜淳善老和尚剃度,赐法名贞圆,号修成。民国九年在昆明西山华庭寺虚云老尚堂下得具足戒。上世纪五几年从云南徒步五台山增戒,得道成真。2010年4月12日在浙江慈溪观海卫镇泽山寺坐化圆寂,虚身113岁,出家从教105年。当代世界佛龄最长、德行最高,功法最深,施舍最广的一流名师高僧。



贞圆大师一生慈善,平和清静,持戒苦行、毅力惊人、早课晚课、百年如一,从不间断,专修大方广佛华严经,深得精髓,亲传弟子百名,仰者千余,广修佛寺二十余座,道场无数,积极认真,谨慎、虔诚传播,弘扬教义教理,人无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僧徒遍布海内外,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佛教文化事业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



贞圆大师一生品格高清,爱国爱教,佛体康健,耳目一聪,百岁高龄,腿脚轻盈,现虽身灭,佛心永存,正果修成,涅盘真身,可望后人步其轨道,乘愿弘佛,济世苍生,积功亿万劫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