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中国之四川十--李淳风墓--让我开悟之地

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 |
静,是禅,是道;静,是佛,是法。静,更是心灵的皈依。
佛家有禅静,道家有虚静,“静”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作为普通人,能恬静地读书,沉静地写作,安静地思考,宁静地生活,娴静地游走,便是最大的福分。静,流露的是一个人的气质,更体现着一个人的内涵。
人,心若安静了,便听不到任何外界喧嚣的嘈杂,不会纠缠于一些琐碎,如一潭清幽的水,包容和悦纳万物。静则生智,静可生慧,一个人能不能“智慧”就要看是否真正“静”得下来。
李淳风墓:位于天宫院古驿道五里台的山上(俗称淳风山),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其墓为顶高20米的圆形山包,周围为平地,墓穴在山顶的中央,墓高15米,墓前有一石碑,上书
“唐太史令李淳风之墓”。穴址有两条山脉,高昂托起,地势形成三级阶梯,周围群山高耸拱卫,风水理论称“二龙抢宝”。
袁天罡与李淳风,唐初阴阳家,风水大师,爱上阆中风水,隐居阆中,建天宫院等观天台,自寻葬地,在天宫乡附近的山上,都是高结之地。早于杨公时期的风水,是原风水原诣的好例。
袁天罡阆中“锯山”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大多数人喜欢一味地追随势力和利益,殊不知,静处的人才是最自由的。让心灵在安静中游走,让思绪在恬静中放飞,让感受在静谧中滋生,让体会在幽静中深刻。时下,我们常常耳闻目睹许多人美好的生活方式,譬如:一个星期朋友聚会一次,周末的郊游小憩,或者只是找个公园透透气,品一杯香茗,让心安静下来,让时间变得可有可无,静处到极致,便会与裸露的灵魂贴得更近。
尘世纷攘,物欲横流,其实,绝对的宁静不属于我们,我们只能寻找相对的宁静,享受相对的宁静。
清晨,徜徉在东湖边,拥抱初升太阳的生机与温暖,感受那份来自天然的亲切和安然。此刻,这里的一切都化为宁静,只有流水潺潺,让疲惫的心灵不再澎湃,变得平和舒软。
午后,相约好友,静坐咖啡屋,听着悠扬的音乐,让心情全然放松,让疲惫从身边驱散。一次倾听,一次长谈,一份感悟,一份相伴,簇拥时光行走流年。
傍晚,与家人悠闲漫步,广场穿梭,环山锻炼,处处鸟语花香,绿草茵茵铺展,云朵自由飘逸,天空宁澈湛蓝。眺望,凝视,感受岁月的无声之美,醉意心田。
假日,邀上三五好友一起爬山涉水,出去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给自己的机体换换氧,加点钙,添些绿色的记忆,为心情刷刷新,让快乐无限蔓延。
人,有时候,需要多亲近大自然,它会以自己的原汁原味,给予我们一份纯真,带给我们一份舒畅,赋予我们豁达的胸襟,赠予我们澄净的内心。那是没有世间纷争与喧嚣,远城市、近自然的那种淡泊与淡定。
静,能让人心神气爽,静,能令人浑然忘我,静,更是心灵的皈依,于尘世纷扰之中,回归灵魂深处的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