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颜华专栏:再论长江大型水电工程的问题

(2020-07-28 23:49:54)
标签:

颜华

专栏

长江

水利工程

三峡

分类: 专栏文章

(本文首发于2020年6月4日)

  最近看到很多关于长江保护的好消息,包括制定长江保护法、整理长江河道、打击非法捕鱼等等。在我从小到大关于政府的记忆中,如今的政府是最重视长江保护的。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长江的保护确实势在必行。

  虽然现在的政府很尽力,但我们不应忽视,长江流域还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包括某些并不合适的大型水电工程,比如最著名的三峡工程以及目前正在兴建的金沙江(长江上游)4座大型梯级水电站。

  说它们是历史遗留问题,是因为它们都是过往政府的决策。比如,三峡工程1992年被批准,1994年动工;而金沙江的4座大型梯级水电站中,溪洛渡和向家坝在2002年被批准,乌冬德和白鹤滩在2010年被批准。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被视为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其中指出“增强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能力”,“推进事故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

  但就在第二天,2020年5月18日,云南省巧家县就发生了5.0级地震,导致4人丧生。巧家县正是白鹤滩水电站的所在地。根据公开资料,“电站建成后,将仅次于三峡水电站成为中国第二大水电站”。

  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就是:巧家县地震和白鹤滩水电站是否有关?这就如同,汶川地震和三峡水电站是否有关?

  对于长江流域的大型水电工程,我个人认为弊端是很明显的。其中,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尤其值得重视:

  (一)巨型水库对西部地区地震的诱发

  我国的西部地区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地震密集带,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强烈地震,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在这条地震带上,位于四川盆地的龙门山地区尤其严重。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3年的雅安地震都是发生在这个地区。

  颜华专栏:再论长江大型水电工程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国的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地质环境本来就非常脆弱。而长江流域的大型水电工程,主要影响的正是这个地区的地质环境。比如,三峡工程位于四川盆地的东部边缘,而金沙江的4座大型梯形水电站全都位于四川和云南的交界处。

  有人会说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那么,这些水电工程是否直接导致了剧烈的地壳运动?或者说,这些水电工程是否加剧了一些本应该轻微的地壳运动?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是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但是,这样的“大”真的就好吗?“大”意味着它的水库大、蓄水多,那么它对地壳的压力自然就更大。当这样的“大”遇上我国西南地区脆弱的地质环境,就意味着发生地震的概率就更大,破坏性也更大。

  我们不能只看到长江和金沙江能够带给我们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我国西南地区的地质环境是多么不适合这样的大型水电工程。

  在网上搜索三峡水电站的历史,资料都显示三峡工程最早是国父孙中山提出的。国父孙中山是伟人,但不是完人,我们不能指望一位革命家对于科学、生态等各个方面都有完整准确的认知。即使这个构想最初是由他在100年前提出的,但对于这项工程的可行性以及各种后果进行论证是我们这些后人的工作。

  三峡水电站于1992年被批准兴建,1994年开始动工。在那个年代,追求所谓“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许可以理解。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中国已经以基建闻名于世的时候,“最大”不应是我们执着的目标。

  对于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无论我们是想追求它带来的民族自豪感,还是想追求它带来的经济效益,当它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以人们的安全为重。

  (二)溃坝风险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

  溃坝是一种极端的情况,但不是不可能发生的。导致溃坝的原因主要应该有三种,一种是大坝自身出现质量问题;一种是遇到极端自然灾害,如特大暴雨洪水等;还有一种是大坝在战争中受到攻击。

  (1)大坝自身质量问题

  2019年7月,网络上出现一则消息,谷歌地图拍到的三峡大坝变形了。这个消息后来被专家辟谣了。专家说是谷歌卫星有问题,又说是大坝有弹性。这样一个钢筋水泥修成的大坝,它能有怎样的弹性呢?这对于我们这些外行而言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颜华专栏:再论长江大型水电工程的问题

  三峡大坝终究是二十多年前开始兴建的工程,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出现老化之类的问题是有可能的。并且,当时的设计和建设质量究竟如何也很难说,毕竟三峡工程直到今天也没有通过验收。

  (2)遇到极端自然灾害

  美国时间2020年5月19日当天,由于连续多日的暴雨,美国密歇根州斯迈尔沃德大坝、伊登维尔大坝和桑福德大坝相继溃坝,提塔巴瓦西河沿岸居民被紧急疏散。三座大坝都溃坝也算小概率事件了,但它依然发生了。正如我们所知,美国密歇根州还是相对地广人稀的地区,新闻中称“沿岸的数千名居民被命令疏散”。

  不同于美国的这次溃坝,如果三峡大坝发生溃坝,给我国带来的将是灭顶之灾,因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太关键了。三峡大坝下游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覆盖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涉及的居民有几亿人。

  颜华专栏:再论长江大型水电工程的问题

  洪水到达大坝时会不断积聚能量,因此在冲破大坝那一刻,水流的能量远远大于没有大坝的情况,也就是说,水流的破坏力远大于自然洪水。

  (3)战争时期受到攻击

  前面说到三峡工程的构想由来已久,在毛主席执政时期,这个想法被否决的原因就是考虑到了战争的因素。大坝被攻击的情况在世界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比如在二战时期,英国就曾经摧毁德国的大坝。

  网上资料显示,“在三峡大坝周围有严密的防御体系。据悉,负责保护三峡大坝的防空作战人员和武器装备的基本工作是以三峡大坝为圆心,从里到外按陆军防空部队、空军防空部队、空军航空兵循序进行疏散配置。”确实是一个重点保护对象。但是,如果这个大坝本身就是一个隐患,它还值得我们投入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保护吗?

  三峡大坝带来的影响很多,上面详细叙述的是我认为后果最严重的两个方面——地震和洪灾,毕竟这两方面都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黄万里教授对三峡工程的影响还有很多论述。

  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在长江流域修建这么多水电站?是否能寻找一些其他的水利资源?如何平衡长江这些水电站和西部地区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值得有关部门去重视、去解决。

  如今,全国多地纷纷进入汛期。从2020年5月开始,三峡水库也已经开始泄水腾库容。我认为,腾库容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应对汛期,即使在平时,三峡水库也应该尽量减少库容。甚至于,最理想的状态是三峡工程放弃它的蓄水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本文上述的各种隐忧。

  毕竟,无论我们要追求怎样的经济效益,都不能以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以人的生命为代价。更何况,一场大型灾难带来的经济危害,远远超过我们想追求的那点经济效益。

  (作者:颜华,双语主持人,财经专栏作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