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0月27日9时,我国第一次导弹核试验胜利成功。
我们不能忘记1960年苏联突然撤离所有在华专家回国,科学院将五院研究所一批毕业生送到大西南崇山峻岭,研究祖国的原子弹、导弹、人造科学卫星。
留学苏联的老师高占武,带领他的学生张利军、马朝阳、陆若文去了最艰苦的地方。
基地司令员孙耀先的女儿向晴也上了研究两弹一星的地方。她是一名留学生,对核武器燃料技术造诣很深。
这几个大学生中,马朝阳是农村长大的孩子,父母是党员,刚到基地,家里发来一份电报,母亲病危。组织上批准他回陕西一趟,结果是父母要他与乡下姑娘张兰结婚。
马朝阳不爱这个姑娘,但父母之命难以违抗,还是与张兰睡了一夜,立即返回基地。
陆若文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组织上开始不许她上基地,是好友向晴暗地找父亲帮忙,她才去了基地。
高占武的妻子叶萱是一名军医,没有随他去基地,留守北京上班看护两个儿子。
张利军的父亲是部队干部,在北京工作。
向晴心里喜欢张利军,但张利军心里喜欢陆若文,马朝阳心里也喜欢才貌出众的陆若文。青年人的爱恋生活互相矛盾,出身不好的陆若文志向很大,不把导弹发射成功不谈恋爱。
特务姜又发与余震和一次会面,被公安人员抓获。红1导弹发射首次成功。基地派张干事到陕西马朝阳家里,才发现马朝阳家里有个妻子,他把马朝阳的父母及妻子接到基地,让马朝阳全心全意搞研究。叶萱医生也调到基地医院工作,照顾丈夫高占武。
张利军一次在马朝阳家喝酒,发现了陈佳丽、侯炳坤偷装炸药,小钱司机给他们开车。他立即报告上级,火速破获了这起破坏案件,自己受重伤住院了。
一次导弹发射失败了,马朝阳研究出减少60公斤制冷原料,可以保证再次发射成功的成果。导弹发射时,梁玉强舍身保护心爱的陆若文。最后若文自动退出,不与好友向晴抢张利军,而答应了梁玉强的求婚。
文革爆发,梁玉强当上革委会副主任,为了自己的前途,他一脚踢了妻子陆若文。之后又与乔美娟结婚。可是文革结束,他被免职,沦为一名阶下囚,乔美娟也与他离婚了。
向晴参加一次火箭发射任务,光荣牺牲。父母喜欢张利军,又想把离过婚的小女儿孙俪(向晴的孪生姐妹)许配给张利军,但孙俪没有同意。张利军还是与设计工程师陆若文结婚了。但他们年纪都过了30岁。
张利军很有交际管理能力。他自告奋勇当过管后勤的处长、副厂长,从不自私自利,贪图享乐。他读大学期间,常常帮助农村长大的好同学马朝阳,他俩是心心相印的好同学、好弟兄。
高占武开始任设计部主任,后来任工厂厂长,兼党委书记。厚爱有出息的弟子,就像父亲爱着儿女一样。他到21世纪初,身患胃癌,医治无效,殉职在火箭发射场。
陆若文接替了高老师的职位,当上了设计部主任,兼设计工程师。马朝阳在张利军的帮助下,当上了工厂厂长。张兰私下收取工厂一套住房,私下收取乔美娟的现金5000元,闹出笑话,最后在张利军的帮助下,改正了错误。
梁玉强走投无路时,还憎恨张利军。他趁小军还小,父母不在身边,把张利军和陆若文的儿子引向了吸毒的道上。不过他最后遭到了法律严惩。
我国在这些有抱负的青年人的努力下,“十二五”期间,成功发射了86箭138星,发射成功率为百分之九十七。
其中,2015年共发射19箭45星,成功率为百分之百。
航天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
45集电视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详尽地叙述了青年人用生命和青春实践自己理想的故事。这部影视剧是感人肺腑的!
祖国的富强与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分不开啊!献身航天事业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设计工程师陆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