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之道
(散文)
作者:浩歌
写作文是孩子们头疼的事。我任语文老师的20年间,每次批阅学生作文看见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把一件事叙述完整,清楚。基础差的东扯西拉,语句不通。构思,手法,章法因人而异。学生腔一色,模仿手法通用。如何让孩子会写文章是语文老师的头等任务。
我往往采取写写“下水作文”指导孩子们写作文。提高兴趣,加快思维,增强选择材料的能力是我的初衷。采取眉批、尾批鼓励学生积极写作。
回忆自己开始写作文的情景,主要是把握主题很重要。通过一件事反映一个鲜明的主题。比如我要求学生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写一个老师在家里办补习班,不收学生一分钱,结果受到学生的尊敬,这批学生忘不了参加补习班的日子。反映老师真心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语言贫乏是学生的普遍问题。课外阅读十分重要,我从小看书,喜欢做摘要笔记,就是积累语言,每次写作文学着用新词语。读高中时,一次写救火的作文,用“竖耳瞠目”闹出了笑话,至今还记忆犹新。
开头与结尾的呼应,段落与段落的过度,重点内容的详写,次要内容的略写,场面的描写,动作的描写,表情的描写,心理的描写,景物的描写等都要为主题服务。大学写作教材具体讲了章法要求,早让学生知道一点有益。没看看大学写作教材的语文老师,自己也不懂作文之道,怎么指导学生学会写作文呢?
每一本优秀的书都值得一看。里面有写作之道,语言的运用,对话的描写,气氛的渲染,情节的起伏,误会法的设计等都在书中,读书学习写作比老师指导写作见效。读书风气不浓,怎么出现会写作的人才?
(《新星》的作者柯云路)
文章必须反映生活的光彩。给人提供真、善、美是文章的使命。用文字抨击生活里的假、恶、丑,让人们明辨是非,提升素质。
走上社会我主要花气力学习群众语言,因为文章写给大家看的,没有必要堆砌辞藻,追求华丽。构思是要讲究的,就是像盖房子那样,先想好开头,结尾,插叙的内容,叙述的事件,点题的名句。作文以后需要反复修改,不要怕麻烦。优秀文章往往是推敲出来的,结构的推敲,语言的推敲,主题的推敲都要认真思考。
写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容易一些,虚构的人和事要难一些,难在写不出真情实感。
有生活经历就有文章素材。生活是作家的写作源泉。
文章要常写,不可间断。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讲的就是作文之道。
现在学校考试语文,好多孩子用熟背一篇作文应付考试得了高分,这是十分有害的。有些老师采取在网上下载一篇文章,略加修改,变为自己的论文也是虚荣心作怪。
写文章是一门技术,只要诚实学习,下苦功夫,没有学不会的。
我写文章的兴趣来自读书,来自生活,没有别的窍门。
希望广大读者养成多看,多思,多写的习惯,也会很好运用祖国文字抒发自己对人间的感受之情,抒发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之情。爱写作能让人心里充实,不浮躁,不物质化,不被金钱吞噬美好的灵魂。
社会需要繁荣的文化,文化出自火热的生活。我们一起努力吧!让高尚的文化塑造出高尚的灵魂,给人间开出鲜艳的花朵。
2012,11,29晨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