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与老师
(随笔)
作者:浩歌


曾德媛朋友写了一首献给老师的诗,把老师比喻为“大树”,我久久思之,觉得不合适。大树有充足的阳光、雨露、水分、肥料,经历风霜雨淋,日晒冰雹的考验,方才成长为一棵人间稀罕的参天大树,可是普通的老师只是他的学生觉得老师好,老师有知识,老师有人品,老师值得尊敬而已。
祖先们用蜡烛、春蚕比喻老师,虽然微小,但有牺牲精神。
现代人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比喻老师,那是对老师的赞美。
我要将老师看成一头奶牛。
你看草原上成群的奶牛,极其普通,但个个可爱,因为它们喜欢草原,吃着青草,酿制精致的奶汁,供人们滋养身体。奶牛多像中国的普通老师啊!
老师喜爱知识,喜爱真理,他们在年轻的时候苦学文化知识,毕业后选择教师职业,愿意当孩子王,愿意恪守清贫,愿意为社会培养人才。可是成千上万的中小学老师,世世代代很难富裕起来,很难受到亲友的青睐,原因是工作繁重,思考周密,个性善良,言行规范,收入微薄,生活节俭。市场上的经营者都觉得读书不要太高,只要读10年足矣。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学习研究社会最为重要,学习一门技能最为管用。
一张嘴巴面对学生还行,但会说话者当干部吃香,当老师可不那么有市场啊!
人间我认为说话最容易,只要模仿周围人的说话姿态,学习说话语言,积累说话技巧即可。
人间干好一件事最难,必须要毅力,必须要信心,必须要经验,必须要聪明劲。比喻魏书生的成功,有多少老师愿意学习?陶先知的教育理论,有多少老师愿意实践?优秀的老师出自山区,出自落后的小地方。今年第28个教师节表彰的10位师德标兵,有几个是条件好的地方?
古人云:“穷家出人才,富家出败家子。”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此看来,环境恶劣人人讨厌,但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一味追求享乐的社会,有什么为人民服务的人才涌现?
还是用“奶牛”比喻老师吧!
讲营养,讲健康的时代,饮用牛奶好处多,牛奶是大家喜爱的饮料,没有什么副作用。可是生产奶汁的主人生活在茫茫草原,成天与蓝天白云在一起,与绿草为伙伴。谁愿意当一只奶牛啊?只有生活在草原上的奶牛啊!
中国的老师就是奶牛。我执教近四十年,知道个中滋味。我是愿意当一辈子奶牛的,哪怕周围没有人欣赏我,因我喜欢吃草,喜欢给学生挤一杯奶汁。与我一样的普通老师很多呀!他们没有改行的勇气,他们没有致富的本领,只有热爱学生,好好为人间产奶。
知识好比奶汁,喜欢喝的人可以增强体质。老师个个是喜欢喝奶汁的,他们迷信知识就是力量,学习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我要赞美人间普普通通的奶牛!
2012,09,20晨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