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儿子在小区广场玩。这也是一个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了,但是我的心却是前所未有的不平静,让我感慨良多。
傍晚,儿子和好朋友玩的挺高兴,后来两个朋友都拿出了遥控车玩,本来起初小朋友都让他玩的时候,他并没有玩,不知道是不想玩呢还是不好意思玩别人的玩具。后来看人家玩起来了,他忽然落寞地坐在一边,我远远地看去,知道这孩子心里不好受,因为自己没有同样的车啊。我赶紧喊了他回家,谁知这孩子在回家的路上竟然带着哭腔要求我马上买同样的车。我给他解释:别人有的玩具你不一定有,你有的玩具别人也不一定有啊,这很正常,你不要和别人比。谁知这小子是一改往日能听进话的乖模样,委屈地掉起眼泪来。带他下楼买零食的时候,他又说:妈妈,你知道吗?人家在一起说玩具的时候,我都不敢说我有什么!我惊讶地问,为什么?儿子更加委屈地说:我怕人家说我都是破玩具呢!我的心忽然“咯噔”了一下,无言以对。孩子大了,有了自尊心和虚荣心。我对此是没有预见的,一时竟不知如何安抚眼前这个小人儿。眼前的这个小人儿,已经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心思,而作为妈妈的我,还没有做好准备,不知道该怎么样应付孩子这样的心理。显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了。他对自己所拥有的玩具不满意。甚至为自己的玩具感到自卑了。比起别的小朋友来,儿子的玩具不多,但绝对不缺。我以为这就够了,哪能事事都比呢?我不想满足孩子过分的要求,不想让孩子见啥要啥,我不想让孩子有虚荣心和攀比心......,可孩子毕竟是孩子。
早晨,把孩子的玩具箱打开,掏出了几件儿子很久没有玩的玩具,告诉儿子,你的这些玩具,别人是没有的,当然,别人有的你也不一定要有。你可以和小朋友换着玩。又给孩子的旧车装上新电池,车唱着歌跑动起来的时候,我看见了儿子开心的笑容。但是,我还是答应了儿子要给他买辆新的遥控车。因为,我想起来,我小时候,虽然不是什么都有,但是,总是比村里的孩子有。比如吃,比如穿。所以我永远是心满意足的,没有自卑心理。所谓的“底气足”吧?虽然我们那时没有“穷养富养”这一说,但想必按当时当地的情况来说,我们姐妹都属于“富养”的,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没有自卑的心理。我不知道我这样想是不是对,但我的确这样想了,我希望儿子不要因为“缺”导致心理自卑,但也不希望儿子和人攀比吃和玩。我满足儿子吃的需要,满足儿子喜欢的所有书,但是,我还是没有想过要让儿子得到所有喜欢的玩具和高档的衣物(衣物儿子现在还不懂得要呢,难保大了会要啊)。好东西太多了,孩子的欲望会膨胀,能一一满足吗?我也不希望儿子的自尊心和物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但是,对于教育孩子,对于孩子的心理,我真的知之甚少,我只是按照我的生活观念要求儿子,不知道,对儿子是不是正确的、公平的?
(
小区里一个比儿子稍大的孩子,以前经常看到爸爸妈妈带着他一同出入幼儿园。可是,忽然听说他的爸爸已经去世三年了。我被惊得说不出话来,心里翻江倒海。那位孩子的爸爸,虽然没有打过招呼,但也见过,容貌犹在眼前人竟然已去了多时了,怎不让人感叹世事多变?细想,是有好久没有看见这对夫妻一起出入了。唉!听熟识那个孩子的人说,一直活泼好动的孩子,自从爸爸去了,就变了个人。憨憨的,谨慎小心的。去了要好的一起玩的小朋友家也不似从前那样,放开地玩耍吃喝了。所有人都为孩子的变化动容。我听了,也是一夜流了多少泪啊。为那位不知名的妈妈和孩子。我想,这人,真是靠不住啊。尤其是男人,你一撒手走了,留下妻子孩子孤苦无依,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写着这段的时候,我又开始流泪。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感伤。我不知道儿子懂不懂。昨晚,看儿子伤心的样子,我忍不住对他说,你很幸福,没有玩具没什么,只要有爸爸和妈妈就是最幸福的。儿子果然不懂,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和他一起玩的那个小朋友都没有爸爸,那才可怜呢。儿子说:我有爸爸,所以我才要玩具呢。理直气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