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很怕父亲,很怕。
见了父亲的人都说,你爸很可亲,是个很随和的父亲。我对这样的评价,从来不作答。我心里有点恨父亲。自小就怕他,因此产生了恨。
小时候和姐姐妹妹在田里揪了人家几个蚕豆角,回到家里,妈妈看见了,对我们说,以后别揪了,让你爸爸看见了,小心挨打!于是不再敢揪,怕挨打。
六七岁的一天,大清早的和房东的男孩不知为什么闹起来,过程全忘了,只记得当时男孩的妈妈来哄男孩,而父亲,不容分说,抓起我头顶的小辫就是一扔,把我扔到了我们站着的土台下,只有一米多高。没记得摔痛了吗,没记得我哭过吗,只记得当时很难站起来,站起来后怕也没敢哭吧,回到家也没吃饭,战战兢兢地紧跟着妈妈,父亲黑着脸没再说什么,后来就上班去了。到父亲快下班的时候,我提前又躲了出去,因为我怕他。以我的个性,我和人家闹意见,肯定是我吃亏。绝没有谁被我抢了东西或挨了我打的事。父亲没问青红皂白上来就扔我,让我心里产生了恐惧,于是更加害怕父亲。其实,除了这一次,还真没有记得什么时候父亲打过我,只是骂的次数比较多。因为害怕,即使不打,也让我看见父亲就战战兢兢。这一次的记忆,在我是很深刻的,可是,和妈妈姐姐妹妹说起来时,她们竟然都说我胡说,根本没这回事。是的,当时谁都没看见。时过境迁,我仍然会想起这件事来,有时候,还会恨父亲,写下这段字的时候,还会流泪,但我知道,父亲留在我心里的记忆,更多的是父亲的容易暴怒的脾气,所以小时候,妈妈每次做熟饭,让我们叫父亲吃饭,我们谁都不会叫他,只有没办法的时候才壮着胆子去叫。我们盼着父亲出差,盼父亲下班晚回家,只要父亲不在家,我们就会很轻松。可以随意地在家里玩,随意地到外边玩,随意地和妈妈耍赖。
有一次,我正不知为什么和妈妈闹脾气,躺在炕上不吃饭,爸爸出差回来了,我心里害怕,但也不好意思立即起来,就听妈妈对父亲说我,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完了,肯定挨打,谁知父亲哪天心情特好,不但没打我,更没骂我,反而来劝我快起来吃饭,后来我当然赶紧起来,庆幸今天好运。后来忘了父亲又说了什么,我哭了。父亲很奇怪,对妈妈说,这孩子真是的,又没骂你,连说都不能说了。其实,父亲真的不用骂或打我们,只要父亲表现出生气,我们就非常害怕了。所以,记忆中父亲永远是不可亲的,甚至是可怕的。直到成年以后,好多年,心里对父亲依然没有亲近感。只是,随着父亲年老,在他那看似很冷漠的外表下那颗对孩子们牵挂的心,常常让我想起,成长的路上,父亲曾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不但给了我们丰衣足食的生活,还特别重视我们的学习,在农村,其实这是多么不易。尤其是父亲坚强的品格更是留给我们无穷的精神力量。
不可否认,家庭和父亲,留在我记忆中的“怕”,让我的心理永远都有遗憾。
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常想,要对孩子好,不骂他不打他,尤其是孩子的父亲,我希望,爸爸要像朋友一样对孩子。我希望我的孩子记忆中的父亲,是可亲的,不打不骂的,但不缺少威严。所以,有时候,儿子的爸爸对孩子凶的时候,我会像老母鸡一样护着,虽然知道不好,但我真的希望儿子有个好爸爸。妈妈对孩子再吼,只是妈妈,孩子不会害怕,可是,父亲对孩子吼,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所幸,老公是比较好的爸爸,虽然奉行不打不成材,但却很少打孩子。最多怪怨我几句。尤其是小的,只要见爸爸变了脸大声说话,就会吓哭,所以爸爸就更不舍得打他了。而且,爸爸经常会陪孩子做迷藏,陪孩子玩“一网不捞鱼”,陪孩子跑步,陪孩子玩球。所以,小的几天见不到爸爸,就会想爸爸,盼着爸爸早点回家。天天给爸爸打电话,告诉爸爸,儿子想爸爸了。这让我很欣慰,孩子成不成才不要紧,只要儿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快乐地成长,有一颗没受伤的心就是最好的。希望在儿子长大成人后,有一天回想起爸爸,会满脸幸福地说,小的时候,爸爸曾经陪我玩过。
“六一儿童节”,我没给儿子买礼物。儿子问我,今天是孩子的节日,妈妈给我什么礼物?我说,妈妈给你爸爸,好吗?因为爸爸会在“六一”这天不上班,在家陪乖玩,好不好,儿子没说什么,听见爸爸在家陪着,就很快乐!爸爸就是最好的礼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