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久在日本居住的中国妈妈来向我倾诉,来日本很久了,日语和日本习惯也很了解了,但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发觉自己总也不被日本妈妈们接受,甚至被排挤,阴着脸给大白眼。刚认识的时候,日本妈妈都是非常和气亲切。但这都是假象,慢慢会露真面目。腹黑小白兔真的是非常形象。因为她们对待别人都尊重和礼貌,非常热情,象见到兄弟姐妹一样,很夸张,但对待我和孩子就和没看见一样。以前在超市遇见其他妈妈,还很正常的打招呼,现在却是很冷淡的点个头,还上下打量。
我家公寓有两个同幼儿园的日本妈妈,她们刚开始非常和气。邻居妈嘴上说邀请我们去家里玩,但是就是说,后来我就邀请她来我家玩了半天。现在想,她一直阴着脸,应该不太高兴,后来也一直没邀请我们去玩过。她们孩子当着大家的面邀请我们去她家玩,也当没有听见。有一位刚认识就让她家孩子经常来我家玩,就是把孩子往我家一放。每次我都给孩子准备吃的,他家就让孩子每次带两三个水果。快两年了,一直保持着距离,没有邀请我们去玩过,只是见面很客气的道谢。孩子刚入园时有个日本妈妈对我非常热情,说自己对中国有了解,也有中国友人,我也很高兴。她问我了一大堆家里情况,我觉得问这些失礼,也没反问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还和我保持一定距离,很冷淡。但是我一问邻居妈妈比如快过节了,在日本怎么给压岁钱呀?她就立刻变脸,一脸不高兴。我接着说就是问问日本一般情况,没别的意思。她很不乐意的说,每个家庭不一样。这个谈话很失礼吗?我以为很普通。再比如,她说从东京搬来的。我们在东京很多地方都住过,我就说哪里呀?她也很不高兴,说就是东京。我家的事情见缝插针的全问了,自己的却一点不说。以前和导师,工作同事都相处愉快,真觉得日本妈妈友是个怪圈。阴失的整人,象小学女生似的。我和LG是正经人家,很放心,比他们过得不差。我日语不差,幼儿园的事情自己都可以做,什么事情也没有麻烦过人,还帮过她们几次,自己孩子也不闹不打人什么的。我和她们几乎没有什么交往,就是说过几句话,然后就这样了。百合应该有空写写日本妈妈友的特殊性,让后面的新手妈妈们有心里准备,给大家提个醒,再介绍些基本交往常识,比如不能问的问题,和日本妈妈说话的技巧什么的。
--------------------------------------------------------------
说老实话,这些零零散散的私信让我头疼了好几天。我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整理成现在这个样子,想让人能够看得明白些。想必这位网友一定是憋了很久的苦水,一股脑在我这陌生人的地方倒出来,这两天心情能够舒畅一些了吧。我在日本妈妈圈子里混了很多年了,说说我的体会吧,但愿能够给后来之人一点参考。
不管与哪国人打交道,“以诚待人”这四个字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你用真心对待别人,自然会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腹黑小白兔”一词我还是初次耳闻,觉得很不入耳,就像有人在我面前用贬义词来评价中国人一样,我是一定要反驳的。就事论事,就人论人,在心里用这种带有偏见性的词语来称呼别人,就像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看待事物一定失真。日本妈妈里肯定有教养差的,爱算计的,知恩不报的,但不会都是这样。至少我从未遇到过这类情况,你也可问问别人。免费教别人孩子中文也好,请别人来家里玩也好,若是心怀坦诚不求交换,就不会在心里计较得失而觉得自己吃亏。若不情愿,当初就可以找理由推辞,也不必请人上家里来。觉得自己准备得多,对方准备得少,以后不准备就是了。
在日本越是大城市,大家彼此礼数越周全,但也越注重隐私,心里的距离也越远,你既然搬过很多次家心里一定有数。到了日本的乡下,人们彼此相熟,互相照应,甚至不打招呼就可以出入别人家,这点和中国很相似。但是日本大城市人口密集,流动频繁,互相不知根底,带有戒心保持距离是不受伤害的最好办法。所谓入乡随俗,你既定居那里,必然就要学着遵从当地的习俗。既然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靠抱怨别人来试图解决问题的方法会使你更加孤立。要缩短彼此之间内心的距离,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是必踏的第一步。
既然感觉邀请邻居妈妈上门来玩,她却一直阴着脸,一定是有不愿意说出口的原因。具体原因我不知道,可能她觉得受人之恩不报不合适,但又不便邀请你上门,反倒让她不好做人。她家的门反锁了,你热情的帮助她,但未必是她需要的。可能她觉得欠人情比什么都难受,你去帮她反而是侵扰她的隐私。大家自小生活环境不同,受的教育与自身经历都不同。或许她妈妈曾经告诉她,邻里之间来往不宜过于亲密,否则会被视为小圈子,与大家产生间隙。邻居间很容易失去隐私,你一定要小心等等。每个人对距离的理解不同,她想与你保持远些的距离才觉得安心,你又何苦主动靠近惹人不悦呢?
妈妈朋友们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形成的小团体,整体和睦是最重要的事情,交朋友是次要的。而且一旦孩子的关系有所变动,妈妈们的关系也会随之变动。在其中能够交到一个知心朋友是很幸运的事,没有也很正常。“君子之交淡如水”,你把这份“友情”看淡了,就不会那么在意了。
和日本妈妈交往当然需要一些小技巧,更重要的还是心。虽然自己家生活得不比人家差,孩子也很听话,平时也没有麻烦过任何人。可是你是否想过别人家样样都如你这般如意?有为婆媳关系烦恼的女人,也有为自己孩子成日在幼儿园生事而头疼的女人,还有的为还房贷而经济拮据,有的为照顾老人心神疲惫,有的丈夫每日忙于工作深夜归家。你只看到大家的冷漠态度,却未曾了解各人的苦处,又如何让别人敞开心扉对你。我在还不怎么会说日语的时候,挺着肚子或者带着孩子上街,总有一些老太太来搭话,说话的内容从孩子到自己的女儿儿媳什么都有。我虽然听不太懂,也一直都听着,一连几年都是这样。我婆婆当时就纳闷,我怎么谁都不认识,连日常会话都不行,就有老太太们上门又是送衣服又是送孩子玩具呢?
我的一点小建议,如果不知道怎样让别人信任你,就少说话,陪他们聊天时笑眯眯的倾听,恰当的表示共感就是。我就是这样过来的,这么多年听过很多人的烦恼,帮不上忙也插不上嘴,听着就是。所以我一直得到其他日本妈妈的善待,人生经历也比同龄人丰富一些。别人问了你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哈哈哈一笑打马虎眼,别人当然就知道你不愿意回答了。你问我答,反过来我问你答,既是互相了解也是互相试探,寻找彼此交往时最适当的距离。另外聊天的内容也可以是些不涉及隐私的,比如天气、季节、动物、服饰、爱好什么的,说不定能够找到投缘的朋友。
想与日本妈妈们处好关系,学会赞赏也很重要。平时多注意别人的优点,观察小细节,多赞赏人,别人也会回应你,至少不会用白眼来对待吧。对每一位妈妈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她的孩子。那么你如果留心她孩子的日常表现,能够不经意的汇报一点她所不知道的孩子做的好事,每一位妈妈都会特别高兴的。身边一定有一位德高望重,让人心生敬佩的人吧。那么就主动表示亲近与敬佩,向她学习。有些问题问个人不如去看主妇杂志学习来得更详细更可靠,网上也有很多信息可以作参考,帮助你扩大见闻,了解更多别人家的事情。
至于在家里招待客人,日本人家并不像中国人家那样随意。おもてなし的精神相信你肯定懂,既然要招待就诚心招待,那么相应的准备就肯定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对有的人来说就是不小的负担。朋友来了,说话只在门口是常识,邀请人来做客就必须做准备。这么多年我只放进来一位在外面偶遇的朋友,一年里两三次请朋友上门。每次有别的孩子来家里学英语前,我都花近一个小时收拾房间,绝对不敢忘记打扫厕所,有时候为了孩子们连手纸都换成孩子喜欢的。去年孩子老师来家访前头一天买了新碗橱,连夜消灭了客厅里的一个死角。你可以说日本人好面子爱做样子,但是让客人感觉舒适心情愉快是日本人的信条。自己不在意的事情不等于别人也不在意,凡事要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才会周全。
做伴手礼的东西不在多少钱,而在心。以前我善待过一个朋友,她很感激,但是鉴于家里经济没有宽裕,她就和孩子精心制作了一本相册,把我们相处时拍下的照片嵌入其中加以很多用心做的装饰以作纪念。同样一个朋友孩子上小学了,我亲手为她做了一些刻着“祝贺升学”的甜饼送过去,并且告诉她我给孩子们做甜饼时顺便做的,不要介意。这才是日本式的处处以他们为先,不露痕迹的善待他人且不求感恩的做法。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呢。
最后顺便说件无关的事,请不要介意。有次我带孩子们去泡温泉,露天温泉里有两个中国女人一直在大声地聊天,大家都躲着他们,谁都不愿意同泡。孩子们说妈妈你去听听他们在说什么,我说好,泡了一会儿之后告诉孩子们他们说的都是抱怨,店里的中国女孩不好,亲戚不好什么的。直到我们从温泉里出来,两个女人还在那里聊天,自始至终除了我进去过一会儿之外再没有一个人进那个露天池子。两个孩子笑笑,他们的抱怨可真多。两个中国女人丝毫也没有独占露天温泉的意思,甚至根本就没注意到周围有人没有人。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管说自己想说的。却不知早已在无意中打扰了别人,影响了别人的兴致。在日本大家为了保持和谐的关系嘴上虽然什么都不说,但是心里都有数,对人的印象好坏就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定格了。中国人在日本要想真正被人从心里接受,低下头来谦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并且学习为他人考虑才是唯一的办法。
婚姻家庭
日本女人的好媳妇综合症 日本主妇收纳整理物品三原则
不离婚怎么摆脱家暴 把公婆送回老家自私吗
日本人为何喜欢到处写名字
日本孩子学什么艺最昂贵
日本孩子上什么兴趣班
日本高考现场7大奇事
情人节帮助女孩学做女人
日本妈如何巧妙处理孩子物品
在日本怎么处理孩子换掉的乳牙
如何做个讨人喜欢的职场美人
当妈十年后重拾英语的艰辛路
海外华人孩子学中文为何难
日本小学生也很辛苦
日本人饮酒不伤身的秘密武器
日本旧货店人气不倒的秘密
日本人对付雾霾天的六对策
亲子洗浴是最好的早期性教育
日本妈妈的十条育儿秘笈
让孩子更聪明的说话方式
日式饭桌上的早教
懂礼节的孩子让我感动
看日本如何教育儿童做到平等
懂框框的孩子更自由 解说“日本妈妈十条家训”
天生相貌平凡的女孩培养计划
怎么破解孩子的谎言
日本妈妈怎么支持孩子学琴
日本小孩雪地里进行“耐寒”训练
为日本的“忍耐教育”加油
提高学习能力的三个意外方法
过年给压岁钱的学问
日本老师家访的背后玄机
安全教育离不开适当品尝危险
孩子和父母对着干的深层原因
一个黄金教育时机胜过一万次唠叨
父母不该忘记给孩子上的一课
六岁女儿自己赚零花钱
女儿在日本住院的非常感悟
女儿聪明愁死人
日本出人意料的阅读环境
怎么根治孩子的忘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