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风情
标签:
杂谈 |
上一篇介绍了碛口古镇几百年来黄河商贸重镇的繁华景象。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黄河货船水运和翻山越岭的骆驼运输逐渐被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替代,那辉煌几百年的“九曲黄河第一镇”也就被冷冷清清的遗忘在荒凉贫瘠的黄水沟壑边。
1989年著名美术大师吴冠中首先发现和推介了这颗遗落在黄河岸边的明珠,此后专家学者纷至沓来,美术、摄影工作者和影视剧组也慕名而至······
沉寂了几十年的古镇、古村落再一次恢复起她的勃勃生气,短短几年已经成为闻名于世的旅游名胜区。
虽碛口古镇被发展成了旅游热点景区,但古镇目前基本上还是原生态的生活环境(特别是李家山村),去那里走走,还是能看到黄河古镇特有的街巷、民居、寺庙以及居民们安闲的生活情境,还没有到处是大红灯笼、满耳是商品吆喝声和导游的电喇叭。



进入碛口古镇停车场,不到200米就是雄踞在卧虎山腰的黑龙庙,在这里可以俯视古镇风韵。





碛口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主街道顺着卧虎山,从东开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黄河北上,时曲时折。更有趣的是,古镇后街只有200余米,却转了十八道弯,这些建筑完全依地形而建,街道都用石头铺砌,店铺都是平板门,门前都有高圪台。


一批具有黄土高原建筑特色的晋商“老宅院”依然古色古香,脚下是石板路,两边是高圪台,房檐连着房檐,店铺挨着店铺。门对门,窗对窗,夜间屋里说话,对面总能听得清楚。老店铺、老字号、老房子上有明清风格的砖雕、木雕、石刻,到处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文化和艺术。漫步在五里长街上,仿佛穿越了一个时空隧道,一下走进了历史,一切都那么悠远、深沉、厚重。







今天走进碛口古镇,除了黄河古码头一带比较密集的宾馆、饭店,其他大部分还是当地居民的原生态生活状态,每逢五还有集市,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店铺门口各种生活必需品,那离我们而去的市井味在这里还可以得到回味。

站在对面山头远眺碛口古镇全貌,看起来只是黄河边小小一块滩地,当年却承载着大西北、大华北商品中转的重任。暮色苍茫间穿越一下,遥想当年:船筏在黄河里穿梭,驼铃在山谷间回荡。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一街灯火,昼夜辉煌,好大的气势啊。

上一篇博文我转发在微信上,一位文字界好友说,看过碛口清代民谣:“碛口一个滩,大过了上海滩、赶上了苏州城”(清中期上海影响力还不如苏州),可以看得出那时碛口的繁华和豪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