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游上方山

(2011-04-22 12:36:05)
标签:

石湖

上方山

行春桥

苏州城

杂谈

分类: 姑苏城外

春游上方山

    今年的春天似乎更热闹些,花儿也开得更鲜艳些——打开博客处处可见桃李芬芳,柳软草茵。上周和朋友们看了一次上方山百花节,拍了一些照片,本来想显摆一下,不料看到不少朋友都发了上方山百花图片,无锡的好邻居惊鸿一瞥也发了好多上方山的漂亮片片,真是满眼看花看得眼花了,再看看自己的片片,不论从硬件和技巧都自愧不如,放弃却有点遗憾,不如破罐子破摔了。

    好在我也有点小聪明的,咱扬长避短呗。究竟我是老苏州了,谁怕谁啊春游上方山!(去的时候已经预见到后果了,故在其他方面多着眼了,哈哈!)朋友们不妨在赏花以后再跟着我的镜头去看看上方山的另一面哈。(原来拟的标题是:《阅尽人间春色》春游上方山

春游上方山

    上方山东麓是石湖,为太湖的支流,离苏州城西南九公里。相传春秋时,范蠡带了西施就是从这里泛舟入太湖的······

    石湖边有座九环洞桥,叫行春桥。每当农历八月十七半夜子时,月亮偏西时,清澈的光辉,透过了九个环洞,直照北面的水面上。这时,微波粼粼,在石湖水面上可以看到一串月亮的影子,在波心荡漾,还可以看到“石湖串月”奇景。

春游上方山

    以前上方山是老苏州一个忌讳,一般本地女人是不敢去那边的。现在开辟了森林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了。

春游上方山


春游上方山


春游上方山
看过去满眼都是花。

春游上方山

春游上方山
路边各种花草鲜艳缤纷,留在照片上如同作假(除了尺寸缩小没有PS)


春游上方山
真是樱花盛开的季节,满树的樱花使人迷茫。


春游上方山
片片花瓣飘落在还未返青的草丛中,也是一道风景线。

春游上方山
紫藤长廊边,摄影者在微拍呢。


春游上方山

 梨花虽然没有我在树山拍的那样鲜艳壮观,但也是娇羞欲滴。

春游上方山

春游上方山
那些盛开的郁金香,如同“假花”一般的惊艳。

春游上方山
正值春游季节,学生们难得的休闲机会,就在这里放松一下吧。

春游上方山

春游上方山
沿着曲折的“乾隆御道”,来到上方山那1500年前的古楞枷寺。
 春游上方山春游上方山
    上方山那么有名。这不仅因为上方山石湖景色如画,而且同上方山的另一个风俗有着连带关系。春游上方山     上方山上原有五通神庙。相传,农历八月十七,是“五通神”的生日,香烟鼎盛。以前,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苏州人素有游石湖的习俗,而来自苏州城乡、上海、无锡、常熟,甚至浙江嘉兴、湖州等地的善男信女,更是蜂拥而至,相沿成习的赶来看串月。这二三天中,石湖里灯船、游船往来如梭,他们或爬到上方山顶,虔诚地焚香膜拜,或借阴债,或求子求福,或求医求寿,热闹非凡,形成了一年一度苏州著名的上方山庙会。

    当时所谓借到了阴债,并非真从五通神庙中借到了钱,而是指神会在暗中相助,使你日后财运亨通,发家致富。借了阴债之后,如果真发了迹,每逢朔望都要在家烧香拜神,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还须到上方山去烧香“解钱粮”,向神偿本付息。如果本人死了,子孙仍需继续“清偿”。所以,苏州又有一句歇后语,叫“上方山的阴债——还不清
春游上方山

    这种借阴债活动当然是十分荒诞的,因此屡屡遭到有识之士的反对和查禁。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康熙廿四年江苏巡抚汤斌的大破五通神。顾公燮在《丹午笔记》“汤文正治吴”一条中写道:“康熙二十四年,诸生范姓,被五圣占夺其妻,再三求祷,不应而死。范怒,赴抚辕控告。汤公诣山,坐露台上,锁拿妖神,剥去冠带,各杖四十,投其像于湖……”关于五通喜淫人妇的传闻,诸多笔记上每有记述。汤斌还认为这种迷信活动“荡民志,耗民财”。

    更可恨者,凡年少妇女有殊色者,偶有寒热之症,必曰五通将娶为妇,而其妇女亦恍惚梦与神遇,往往赢瘵而死。家人不以为哀,反艳称之。每岁常至数十家,视河伯娶妇而更甚矣……

    汤斌毁淫祠之举在苏州乃至江南一带影响深远,于世道人心裨益不小,深得民心。苏州史志《百城烟水》上称颂汤斌道:“公绝诞节馈献,抑豪猾吏胥,毁巫觋淫祠。”“自待甚俭,日给腐菜,苏人戏呼为‘豆腐汤’。”

    在汤斌大破五通神这一壮举影响下,苏州曾一度兴起大破迷信之风。据《丹午笔记》载:“(康熙)二十九年,抚军洪公之杰拆承天寺。乾隆二十四年,抚军陈公宏谋拆治平寺,以驱逐淫僧,皆大快人心。”

    但是,单靠摧祠毁神是无法根绝迷信活动的,上方寺与五通神像仍然屡毁屡建,禁而不止;因此,到了1929年,吴县县长王引才再一次毁神投河,把神像沉到了石湖里。当时正好庙会刚过,山上清静,此事没有马上传开;隔了一天,人们在横塘河里见到了头戴珠冠身穿绣袍的太姆(五通的母亲)像,消息才传播开来。

    直至今天那种借阴债等习俗却屡禁不绝,现在的“求富”“求财”或“借富”等,就是借阴债的变异形式。

春游上方山
    在山顶的楞枷塔边,正好还看见这样的一幕,一位中年农妇边走边舞,还在唱一些什么,说是鬼神附身了,在为鬼神“代言”呢。这在我们苏州叫“师娘”,北方或称之为“巫婆”吧,哈哈!


春游上方山

    借阴债者一般都要用重香重物祈神,除香烛外,尚需猪头三牲、干鲜果品、糕饼,另外还要出重钱。

    很难理解的那些烧香磕头的,大多是年轻的姑娘,因须尊重人家的信仰和选择,也没有去多问。
春游上方山     其实那些供品并没有被“神仙”所享受,那一包包的被那些香头挑回家去慢慢享用了春游上方山

春游上方山
    苏州百姓对汤斌很有感情,以至他卸任离苏时,一万多人挥泪号泣到码头送行,三天不散;后来百姓还在胥江畔为汤斌建了一座“民不能忘”牌坊,以示纪念。(去年我在古胥门拍的“民不能忘”牌坊)


春游上方山 一般游客看完了花,往往就从大门出去了,但不知还可以从这里出去。

春游上方山
那可是个曲径通幽的好去处。


春游上方山

春游上方山
精致的小寺依山而筑,宁静清幽。


春游上方山 
春游上方山

春游上方山

乾隆皇帝曾经在这里小住,写下了《观打渔歌》,现在诗碑还保存完好。


春游上方山  著名的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就隐居在这里。


春游上方山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绍兴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官,并做过参知政事(副宰相)。淳熙九年(1182)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的主题。特别是后半生,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
春游上方山

    那脍炙人口的诗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就是范成大著名的《夏日》之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为杰同学加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