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2010-12-31 06:45:03)
标签:

苏州

市井文化

汉书·货殖传序

玄妙观

北京天桥

杂谈

分类: 姑苏城外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我们常说的市场经济,那什么是市场呢

    据汉字六书的定义,会意字。金文字形,上面是”(),下面是”,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汉书·货殖传序》说:“商相与语财利於市井。” 颜师古 注:“凡言市井者,市,交易之处;井,共汲之所,故总而言之也。”张守节 正义:“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於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后亦泛指店铺,市场。

    苏州大概市场经济产生得比较早的城市,早在2500多年前,就记载了伍子胥“吹箫乞吴市”故事,当年的伍子胥逃离楚国来到吴地,穷困潦倒时在吴地的市场中吹箫乞讨,并寻求结识吴国贵族的机会。可想而知那时的吴地已经有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繁华市场了。

    有了市场,也就有了市井文化。查了一下资料,市井文化也有着很明了的定义:市井文化是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它是指产生于街区小巷、带有商业倾向、通俗浅近、充满变幻而杂乱无章的一种市民文化,它是一种“现象流”——“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它反映着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心态,表现出浅近而表面化的喜怒哀乐。

    几千年来,市井文化最是和老百姓是息息相关的,是最难分难舍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是苏州的过来人了,记得小时候,苏州的市井文化非常繁华,除了玄妙观类似北京天桥那种市场以外,最热闹的就是各个城门口的市井式市场,每天清晨起就已经闹哄哄了,近郊的农民披着星月,挑着一担担的新鲜蔬菜,早早的停歇在这里,一是占个好市口,二是早点卖完回去还有忙活呢。所以,形成了上塘街、齐门大街、娄门大街、葑门横街等几个大型的早市。

    自从城市的改造,那些陪伴着苏州人大半辈子的市场已经不复存在了,虽然城市漂亮了,秩序井然了,但那种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没有了;那种自然形态的市井文化没有了;那种熙熙攘攘的场景没有了。所以在仅存的一些小城镇上原始市场在行将拆建改造时,人们总是有着依依惜别的遗憾。(前几天无锡的好友快乐芹菜周末在无锡近郊后宅老街逛了一圈,拍了些照片,哀叹“估计不久又要拆了重造,“老味”没了”)

    在市民的多方呼吁下,苏州在最后的一块原始市场——葑门横街的修建中,保留了市井文化的原有的样式。这里我带领朋友们一起去转悠一下那里的市场。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保留的那块市场,就是在我家门口那莫邪路的中段,葑门的横街。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葑门横街,和苏州传统的街道样式是一样的,也是那种“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前街后河,小桥流水人家的样式。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那是产生于街区小巷、带有商业倾向、通俗浅近、充满变幻而杂乱无章的一种市民文化,它反映着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心态,表现出浅近而表面化的喜怒哀乐。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让我来逐一介绍一下市场的情况:

江浙一带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笋干,价格不便宜,约30~35元一斤。我挑了4块大一点的(大档笋的笋干)58元钱,不过浸泡后有不少呢,而且也不要一次泡完的,春节过后还可以慢慢用来烧红烧肉什么的,哈哈!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小小的店面口,一半是应时的棉鞋,一半又在加工应时的春卷皮子。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肉皮——现场现炸现卖,原材料和成品质量让顾客一目了然。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街道两旁的房子还是原生态的古街巷。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窄窄的小街,来了一辆卖蜂窝煤的三轮车,亦属庞然大物了,人们纷纷为它让道,哈哈!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近郊的农民,自己地头上种的蔬菜,挑了一担,临街叫卖。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两位农村大娘,带了一些自己种的芝麻、黄豆也放在沿街的地方,等候顾客。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很久没有看到过这种传统的大头菜了,那是连同上面的菜叶一起腌制的。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这位老兄抬起头对我说:“是不是要拍照”,我说“是啊”。他一面在修理那老式的杆秤,一面自豪的说:“电视台,报社已经播、报多次了!”。哈哈,还是明星大腕呢,我这小小的卡片机算什么!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苏州最传统的早点,也是我最喜欢的——大饼油条。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这是神木呢?哈哈,也是苏州的一款小点心——老虎脚爪。一般大饼店早市结束后,做一些老虎脚爪,放在烘大饼的炉子上卖,一般人不把它当早点或正餐吃,只是当它一款小点心。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行人一般不是行色匆匆,总是手里拎着,眼里还四面看着。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藏书羊肉,也在小街上开有小店。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苏州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当然鱼腥虾蟹就是菜场的主角了。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虽然天气很好,但这里的路面总是湿漉漉的。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也是水产品,田螺和河蚌。那田螺有小一点的鸡蛋那么大,那河蚌里说不定还有珍珠呢,一般是把河蚌的肉烧豆腐的,非常鲜美。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满笼的鸡鸭挤在一起,总免不了一阵阵的臭气。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案板上的猪肉一看就很新鲜,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奶奶正在买肉,塑料袋里装着荠菜,可能回去包馄饨了。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卖牛肉的摊上,一段新鲜的牛里脊后面还连着带着皮毛的尾巴,也是摊主的促销手段,让顾客们看到货真价实。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还有那些低档的衣服、棉鞋,扫帚,煤炉,也是街边一景,迎合着各种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这里的红富士卖4元一斤,不知朋友们那里的价格如何?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被称为苏州水八仙的茭白、茨菰,可能北方很少看见。我要拍茨菰,老农妇要我拍这一包,说是大一点好看,也要把好一点的东西介绍给外地朋友看看,哈哈,真的很配合哦!


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这样好的新鲜青菜,只卖5角一斤,我挑了一大包1元5角,回家一半烧了菜饭,一半炒了一大盆。

哈哈!闲逛结束,采访结束,采购也结束了,左手一袋青菜,右手一袋笋干,打道回府也。仅存的市井文化——闲逛苏州葑门横街

昨天外出回来,看见市场口张灯结彩,很有过节的气氛了,只是在公交车上,不便拍照,等一会去拍几张回来再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