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2010-09-24 19:20:13)
标签:

金元宝

石湖串月

上方山

行春桥

杂谈

分类: 姑苏城外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中秋节,在我几十年的经历中,好似除了家人聚聚吃个团圆饭,尝个月饼以外,没有留下什么记忆。但中秋以后的三天,即八月十八的“游石湖”却是苏州家喻户晓的习俗。

    石湖,是太湖的支流,居上方山东麓,离苏州城西南九公里。相传春秋时,范蠡带了西施就是从这里泛舟入太湖的······

    石湖边有座九环洞桥,叫行春桥。每当农历八月十七半夜子时,月亮偏西时,清澈的光辉,透过了九个环洞,直照北面的水面上。这时,微波粼粼,在石湖水面上可以看到一串月亮的影子,在波心荡漾,这就是“石湖串月”奇景。

    “石湖串月”那么有名。这不仅因为上方山石湖景色如画,而且同上方山的另一个风俗有着连带关系。

    上方山上原有五通神庙。相传,农历八月十七,是“五通神”的生日,香烟鼎盛。以前,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苏州人素有游石湖的习俗,而来自苏州城乡、上海、无锡、常熟,甚至浙江嘉兴、湖州等地的善男信女,更是蜂拥而至,相沿成习的赶来看串月。这二三天中,石湖里灯船、游船往来如梭,他们或爬到上方山顶,虔诚地焚香膜拜,或“借阴债”,或求子求福,或求医求寿,热闹非凡,形成了一年一度苏州著名的上方山庙会。

    当时所谓借到了阴债,并非真从五通神庙中借到了钱,而是指神会在暗中相助,使你日后财运亨通,发家致富。借了阴债之后,如果真发了迹,每逢朔望都要在家烧香拜神,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还须到上方山去烧香“解钱粮”,向神偿本付息。如果本人死了,子孙仍需继续“清偿”。

    所以,苏州又有一句歇后语,叫“上方山的阴债——还不清”。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秋风送爽何处去,石湖灯月两相宜。”作为2010年苏州秋季品牌活动之一,2010石湖串月上方山金秋灯会。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灯会一角,但是要等到夜里才见“光彩”。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但游石湖的热点还是“借阴债”,大大小小的摊点都挂满着金元宝,看来到现在这“借阴债”还是大有市场哦!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以前,阴债的借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塔里斋献后取回金纸做的大元宝一只,一种是斋献后将自己的若干钱钞包好后揣人怀里,带回家中。金元宝带回家中放在家堂内,隔几天看,若不走样,则已借得;若发现元宝已经瘪掉,说明没有借到。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借阴债者一般都要用重香重物祈神,除香烛外,尚需猪头三牲、干鲜果品、糕饼,另外还要出重钱,当时大约要几十担米价,才可换回一只纸制大元宝。大元宝带回家后,也要烧香点烛,“招财进门”。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人们(大多是女性)成群结队的,提着香烛上山祈福。看了一会,很少是农妇,大多是穿着时尚的城市年轻人。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这一包包的祈福用品,不知她们上山用,还是带回家去慢慢用。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人们手里拎的,大多是金元宝!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虽是人头挤挤,但远不如以前的繁华。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几个大棚子,杂乱的摆放着小吃食品,这样的脏乱差,实在不敢恭维。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还有不少外地小吃,肯定不会正宗的。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天津的“狗不理”,要让闻香来看看了,像不像。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新鲜的水红菱很受游客的青睐,10元钱3斤,也不贵。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这位老大娘,卖的倒是传统的小食品——腌金花菜、黄连头。记得小时候,街上经常有农村老大娘手挽一只竹篮,在街上叫卖“腌金花菜~,黄连头~”,我小时候只要花上一分钱,她就拿出一张桑叶,用竹筷夹上一撮腌金花菜,再撒上一些甘草粉,那酸酸甜甜的······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那对中年夫妇,因孩子没有见过,买了一撮让儿子尝尝。是啊,再不尝尝,可能以后看不到这种传统的小食品了。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这次来,大失所望。我不太喜欢那些宗教活动,主要喜欢那些附和在宗教活动的庙会,那些传统的民俗民风。以前逢上八月十八前后,从行春桥到山脚下城里的各大百年老店都要来设摊,那上山烧香的则大多是农村老妇。现在正好相反,那些百年老店也不来了,但烧香的却大多是城里少妇们,真是看不懂了。

远远的望一望上方山的宝塔,就不上山了。反正我半个小时的电瓶车就到了,就不去赶热闹了!待清静一点的时候再来吧,那上方山的森林公园确实是个好去处。

下面就贴几张山上不久前的照片吧: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上方山借阴债——苏州民俗“八月十八游石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