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感于《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世界名茶》一文,结合自己的对行业的一些粗浅了解,谈谈我的观点——
几年前,当我还在做产业媒体记者的时候,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国很多行业都处在发展初期,跟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很多方面都不成熟,处于产业链末端,用极为廉价的劳动力赚取微薄利润;因此当时我就呼吁,我们急需站在产业链的高度重新审视,无论是行业产业政策的制定,还是企业发展定位等等,都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目标明确,找准方向,才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茶行业当然不例外。
最近和国内的茶企有一些粗浅的交流,我发现了一些好的趋势,甚至可以说是好的商业模式——
我们的茶企已经在产业链中占据关键位置。
比如马连道茶城的代表性企业天月、御茶园等,主要是以旗舰直营店+连锁加盟的商业模式拓展市场。在马连道茶城的三楼我们能看到天月茶城达5000平米的茶超市,分别有普洱一条街、名茶馆、大红袍馆、茶具等核心商业区可供消费者实现一站式购物。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企业通过逐步掌握流通环节,已经开始OEM或自己生产自有品牌的茶叶或其他茶产品。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世界名茶》一文所列出的主要观点是:
1、问题始于茶园。把小茶园连成大片茶园的计划受到中国土地法规的制约。因此对分散在各处的数以百万计的茶园进行质量监控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茶叶出口商不断因此遇到茶叶质量不符合外国安全标准的麻烦。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售价仅为平均每公斤2美元,印度茶叶的均价是2.7美元,而受到高度好评的斯里兰卡茶叶均价为3.4美元。
2、在国内,数以千计的茶商和品牌激烈竞争导致市场份额细碎,利润微薄。
3、特殊茶叶并不会给中国带来国际品牌知名度。要想达到目的,还要进行茶园工业化并采取更为高超的营销手段。
4、高额利润正在被强大的外国品牌占有,它们销售的是方便的生活方式。
那么,中国茶如何才能打败自己土地上的“世界名茶”?
1、通过掌控流通环节,采取以旗舰直营店+连锁加盟的商业模式;
2、通过实现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品牌推广,令中国茶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3、通过深刻理解当今社会潮流,开创引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茶文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