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2/bmiddle/6122f88agw1dtl5efur5zj.jpg
二十年前载酒瓶,春风倚醉竹西亭。
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
近日读画家郑板桥的诗,眼前一亮,心胸清爽舒畅,哎!这是一个怎样感性(性感)的男人啊。忒喜欢郑板桥的题画诗,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表达和夸赞。只有那才华横溢的画家才能作得出来,只有能作出这种诗的人,才能画出这伟大的画。
相比较平日里读的古诗词,字词句大多注重意境,喜欢推敲。比较“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君若不欣赏,归卧南山秋。”“语不惊人死不休”“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我更喜欢郑板桥的诗,倜傥、桀骜不驯,不拘一格,就觉得它纯粹、亲切,自然生动,有个性。画家对世态炎凉、对自然万物敏感,认知见解独到,不随波逐流,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内心情感炙烈,语言却朴素无华,直抒胸中意,并非摆文字。高手!
一个胸中没有诗意的人是成不了画家的,起码成不了杰出的画家。不懂画的我坚信这一点。
觉得郑板桥的字、画、诗浑然一体。字、诗、画,每一个本身都是红花同时又都是其他两样的绿叶,相互衬托,相得益彰。单看郑板桥的字,是一流,但感觉真的不是超一流。在他之上的书法家和书法不胜枚举。但郑板桥的字与诗、画放在一起,字就变得超一流。郑板桥就是最棒的、最有个性特色的,就是无与伦比、不可替代与无法超越的。这时候他的字就像在舞蹈,内心汹涌的思想情感,借手中的笔墨恣意抒发。不知道专家们怎么评说,我这个门外汉闭着眼瞎说。记得曾看过陈振廉的文章批评郑板桥的字不好看,我完全不同意,我想每一位喜欢郑板桥的人都不同意。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郑板桥爱竹、爱观察竹子啊。
“白首归来种万竹,待看千尺舞霜风。手抛造物甄陶外,春在先生杖履中。 ”是啊,陶渊明梦寐以求的桃源在世外。我们的画家自己的手中就是春天,就是美好的世外桃源啊。 画家何等的潇洒,本来嘛,这就是诗人无法比拟的。
“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好一个郑板桥,说得多好。
“乌纱掷去不为官,华发萧萧两袖寒。写去数枝清挺竹,秋风江上作渔杆”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或许不算最好的诗,但绝对是最潇洒的人才能写得出来。我的观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竹子的精神和品格,也是爱竹画竹的画家郑板桥的精神和品格。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板桥诚恳、勤勉、细腻,俯首甘为孺子牛可爱的另一面。
“心若秀竹,纵然浮世尘嚣,自有清凉一片。”不会画竹,不懂欣赏郑板桥画的竹子。但等待退休了,回老家在院子里一定种点竹子,吟一吟,背一背郑板桥写竹子的诗,这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写博文,常常不仅是一个记录表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积累、长进、开眼界和发现自个浅薄的过程,收获的过程。这次写郑板桥更是丰收的感觉。虽然对绘画完全外行的我,写郑板桥,在行家面前是贻笑大方。
http://img2.duitang.com/uploads/item/201201/07/20120107162913_jmMiQ.jpg
一半青山一半竹,
一半绿阴一半玉。
请君茶熟睡醒时,
对此浑如在岩谷。
http://ww3/bmiddle/6122f88agw1dv6vp1fi28j.jpg
白首归来种万竹,
待看千尺舞霜风。
手抛造物甄陶外,
春在先生杖履中。
http://image.socang.com/ArtistProduct/2006/10/11/X201103031645402573.jpg
渭川千亩入秦关,
淇澳青青水一湾。
两地高风来拱向,
中间突兀太行山。
http://ww3/bmiddle/6122f88ajw1dqlmolgbgoj.jpg
乌纱掷去不为官,
华发萧萧两袖寒。
写去数枝清挺竹,
秋风江上作渔杆。
http://image.socang.com/ArtistProduct/2006/10/23/X2010101622110106681.jpg
广陵市上卖兰花,
现取金钱不肯赊。
一笑老夫无长物,
自顽自画作生涯。
http://image.socang.com/ArtistProduct/2006/11/19/X1708175625.jpg
秋风昨夜窗前到,
竹叶相敲石有声。
及至晓来浓露湿,
又疑昨夜未秋清。
http://image.socang.com/ArtistProduct/2006/11/19/X1708169062.jpg
只因无实抛能久,
若是开花亦可嫌。
http://image.socang.com/ArtistProduct/2006/11/19/X1707171718.jpg
几枝修竹几枝兰,不畏春寒,不怕秋残。漂漂远在水云间,云里湘山,梦里巫山。画工老兴未全悭,笔也清闲,墨也烂斑。借君莫作画图看,文里机缄,字里机关。调寄一剪梅。
http://image.socang.com/ArtistProduct/2006/11/20/X1706030000.jpg
世间盆盎空栽植,
唯有青山是我家。
画入悬崖孤绝处,
兰花竹叶两相遮。
http://image.socang.com/ArtistProduct/2010/10/19/X201010191944420781.jpg
漫言秋竹还无叶,转眼青青翠满林。
http://image.socang.com/ArtistProduct/2009/07/14/X1229290468.jpg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雷停雨止斜阳出,
老干新篁展铁骨。
影落碧纱窗子上,
拈豪素墨写兰竹。
郑板桥把兰、竹、石三物与君子称为人间四美,他说:“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变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四美也”。
兰竹芳馨不等闲,
同根并蒂好相攀,
百年兄弟开怀抱,
莫谓分居彼此山。
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长叶绿且清,生机向天弯。好花幽然香,孤高隐深山
真的是很漂亮呢。每根兰草都是那么的柔韧有弹性,显得生命力是那么的旺盛,
“深绿叶淡更绿花,唯有青山与翠竹,不分二色合成家。湘雪外,楚孤涯,不同桃李艳,不斗牡丹芽,赤心与素心。千古不争差,赤心留以奉明主,素心留赠良朋好友,一尊酒一杯茶。”
千尺篔筜节最高,
芳兰气味淡而遥,
百年一种青青色,
老更苍然见独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