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时代阉割的人性,让恶横行!——浅评小说《红尘》

(2020-04-09 16:26:46)

霍达这个名字对于喜欢传统文学的读者一定都不陌生,她就是曾以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国家一级女作家。她的写作风格鲜明,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意境深邃,擅长描写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起伏。我初识霍达也正是源于这部有着史诗般文学地位的获奖作品,之后又读了她的《未穿的红嫁衣》,缠绵悱恻亦不乏深沉开阔,读来同样荡气回肠,传统作家的笔下功夫,真的不是时下网文写手可以比肩!虽然距离读前两部作品已过了二十多年,但无论岁月怎样变迁,她的文字都能在读者心中扎根,永生难忘,而霍达也注定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红尘》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特殊的十年动乱。关于“文革”、关于“四人帮”、关于“极左思想”,后人对这段历史的追溯除了从父辈们支离破碎的言语中拼凑出个大概外,只能从所谓的“伤痕文学”中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比如《活着》,比如《陆犯焉识》,比如这部短篇合集《红尘》,满目的疮痍和畸形,满纸的有违伦常和苟延残喘,构成了这些作品的统一标签,在今天看来依然能清晰感受到笼罩在时代阴影下小人物的挣扎和窒息。

霍达并未通过《红尘》来直接表现“文革”风暴中的惊涛骇浪和是非曲直,而是通过北京胡同中几户人家的日常互动来展现小人物的人性悲剧。首篇《红尘》以德子媳妇为中心,以此辐射不同人物在大环境中的无奈、邪恶与卑微。原本在街坊四邻看来那个举止高贵,不染凡尘,人人艳羡的德子媳妇,受到“文革”大潮的洗脑,在一场诉苦大会上将自己可怜的身世全盘托出,以为“窑姐儿”的悲惨可以得到新政府代表下的街道主任的同情和支持,谁料等待她的却是更加不堪的欺凌和抛弃,最终选择含悲自尽,而讽刺的是送她最后一程的竟是街道主任的傻儿子——疯顺儿。我想作者是想借疯顺儿的傻来暗讽时代的昏聩和捉弄。

对出生卑微却有着美好心灵的德子媳妇作恶的除了有马三顺、黑子这种愚昧无知、阴暗卑微的所谓“群众”,还有以孙桂芝为ZF代表的“造势英雄”,前者打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幌子将人性中的恶赤裸裸的暴露于世人眼前,如果说他们这种为求自保、借机泄愤、嫁祸于人的行径尚可理解,那么对孙桂芝这种在政治风云中,闻风而起,随风而动的“墙头草”,就只剩下恨了,因为这种人会利用手中的小权力轻易改变一些人的命运。使其万劫不复,根本没有几个人能熬得住,更可恨的是孙桂芝这样的人在历次运动中都能巧妙避祸,将无产阶级这杆大旗光宗耀祖的扛到底。小说结尾这个人物并未如读者想象中那样,真相败露后回到命运的起点,相反,在新中国政策的速变下,她一跃成为有海外关系的华侨家属,成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正如马三顺所说“什么好事都让他家摊上了!”

德子媳妇的悲剧是浓缩的时代悲剧,她能忍受被时代抛弃却无法面对枕边人的冷落,她知道,再怎么委屈求安也换不来别人正眼相看,再如何忍辱负重也换不回爱人的一丝看重,最终怀着绝望优雅而去。

霍达的笔下写尽了一个将死之人的悲凉和平静,绝望和决心,同时还原了主人公初入读者视线的模样,高贵而娴静,只是这次她离开再也没回来。“人们需要有不完美的人来衬托自己的完美,需要用无聊的话题来打法自己的无聊”这是作者对德子媳妇最深的同情和发自内心的感慨。

《魂归何处》是《红尘》的第二部短篇小说,初看有两个看似不相干的家庭演绎出的不同故事,一直保持平行前进,可结尾处的人物反转却将两个故事交汇融合,读者才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意:意外车祸身亡的优秀班主任“曾平”,以为自己的家庭和爱情固若金汤,死后的一切都应是自己预期的模样,可事实却事与愿违,“借尸还魂”后故地重游,看到的是笑话一场,所谓的至死不渝只是聊慰活人心的当下选择。作家夫人“李金镯”吞药自尽后以为从此解脱,可“醒来”后灵魂异位,空有皮囊,作家本人却自欺欺人的以为,那个梦寐以求的灵魂伴侣终于如愿相随,可讽刺的是他渴求的志趣相投的枕边人却视他如陌路。这个故事道尽了人性的善变和贪婪,很多时候真的和感情无关,只关乎现实层面的取舍,显得那样的身不由己。殊不知,夫妻之间的温暖和牵绊都藏在烟火丛生的市井,藏在各自忙碌的身和取暖抱团的心,更是藏在日常的一粥一饭间,如果缘分尽了,就大方告别,如果不舍,就拉紧对方的手,继续向前。

个人认为,和《红尘》相比,这部《魂归何处》从故事的整体呈现上稍显逊色,但依然贴合了时代背景加以呈现,在极富语言特色的描述下彰显了作家的文字实力。值得推荐!

被时代阉割的人性,让恶横行!——浅评小说《红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