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过《祈祷落幕时》的观众,都会对其中睿智帅气
的警官“加贺恭一郎”十分偏爱,作者也有意将这位魅力四射的警官做成系列人物来满足读者的喜好,我也同样抱着期待的心情看了东野圭吾的新作《新参者》。小说围绕一起命案而延伸出的九个既相互独立又在细微处关联的小故事。这部小说的奇特之处在于你可以打破传统阅读方式,任意选择感兴趣的章节来读,完全不必有无法连接上下文而读不懂的顾虑。
老实说,刚看完小说时会有种隐隐的失望,东野作品惯以揭示现实之困和人性之恶的特点在这部小说中表现的并不明显,整部小说给人一种“温吞水”的感觉,即便看到最后一个字也没有感受到“沸点”的存在。感受更多的反倒是在诸多普通人的家长里短中折射出的生活真味和亲情可贵,这多少让习惯了东野浓墨重彩风格的读者有些不适应。这部作品让我再次感叹于作者不拘一格的写作风格和静水流深的笔下功夫!写谋杀,可以让人精神紧绷热血沸腾,写市井,可以身临其境如幻如真,为读者呈现出浓缩版的人间烟火,使人留恋日本老街区的古朴和静谧的同时更加珍惜作品流露出来的温暖真意。所以才会有小说腰封上这样的宣传语“这是一个靠逻辑破不了的案子,情才可以”。
作为初来乍到的警察“加贺”在一路追查线索时,所到之处令人倍感亲切,丝毫没有公事公办的冰冷和形式,常常化身“居委大妈”对受访者超出本职之外的关心。一袋仙贝,一份蛋糕,就能瞬间拉进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也因此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可靠全面的信息以此拼凑出死者的真相,令同行刮目相看。
跟随加贺的办案踪迹,读者看到了:
——前往仙贝店的可疑保险员,其实是一位以爱之名实施善意谎言的“家庭同谋者”;
——料亭里的可疑小伙计,是一位在大是大非面前,忠心护主知恩图报的“有为青年”;
——陶瓷店里的婆媳,每天都在上演着相爱相杀的宅斗剧,殊不知爱要坦诚说出来才是对爱最高的敬意;
——钟表店里脾气古怪的老板,告诉世人,儿孙自有儿孙福,该放手时就放手,成全是爱,放手是爱,骨肉挚爱,至死不休;
——西饼店的店员美雪,死者生前错把美雪当儿媳,伟大母爱,此处竟是破案关键点;
——翻译家朋友多美子,帮助死者脱离家庭束缚的朋友,朋友的定义不是捆绑,能帮你一时靠朋友,能帮你一世的人只能靠自己,过度依赖只会让人反感;
——保洁公司的社长直弘,走了老婆,来了女儿,被信任几十年的老友坑了八千万的创业成功人士。人生海海,得失之间,半点不由人;
——民间艺术品店的顾客岸田,杀人真凶。儿子无德挪用公款,老子无品贪财补漏,死者生前要求查账,无计可施杀人灭口,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处;
——日本桥的刑警上杉,一个同样因教子失败而疼痛一生的人,与岸田同病相怜,就用感情去融化感情吧。
最后要说说死者“三井锋子”,可以说,这个女人的一生充满了冷漠和不幸,注定做不了丈夫的最爱也就算了,连唯一的儿子也对她爱答不理,只能承受婚姻生活的煎熬,好容易在朋友的帮助下逃离家庭,又惨遭熟人谋害。生前对儿子牵肠挂肚,儿子却一头钻进自己的理想国中潇洒度日,对母亲的牵挂一无所知,她的逝去反倒让儿子多了个同父异母的姐姐,时不时还能欢聚一堂感慨下造化弄人,他唯一一次为母亲掉泪就是知道了母亲生前错把别人当自己儿媳时的后悔和惊讶,只能说她的一生勇气可嘉运气不好。
小说对我来说温馨有余但感动不足,完全get不到我的泪点,实体书封面打出“一部让人读后热泪盈眶的推理小说”应该就是个噱头吧,我之所以喜欢这部作品在于作者能以有心之眼挖掘小人物的悲喜和通透,在了解事实真相后依然能笑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