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议论文阅读

(2017-05-14 15:58:29)
分类: 中考语文

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议论文阅读

【复习目标】1.回顾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点。2.了解议论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教学重点】以议论文三要素为切入点,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议论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应用

【教师教法】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学生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

【教学设想】 目标点击,示例精析,突破重难点;专项练习,及时巩固。

【知识链接】

1.三要素。

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

论据——对论点进行证明的材料、依据。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类。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等。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性已为人们公认的革命导师的理论、名人的言论、科学领域的定理及生活中的常识等。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著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的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借助显浅的或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方,来证明论点。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2.分类  

立论文——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  驳论文——对反面论点进行驳斥,确立起正确观点。

3.结构

基本结构  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论证结构 

并列式 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

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1)理想是奋斗的起点。(2)理想是奋斗的目标。(3)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对照式 论述中把两种事物作对照。

1)正面论证:处女作的发表;普通人的发明创造;甚至于科学家的新发现,正是敢于在“班门”弄斧而又有所突破的结果。 

2)反面论证:如果人人都不敢在“班门”弄斧,“班门”永远是至高无上的,“班门”终将消失;正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取消“后浪”,长江就成了一潭死水,最终摆脱不了干涸的命运。人类社会也是一样,没人“班门弄斧”,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层进式 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1)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是什么) 

2)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为什么) 

3)“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怎么办) 

4)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会怎样)

总分式 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

4.语言

准确、严密、生动、概括。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考中要考查议论文的阅读,今天由老师带领咱们同学一起复习一下有关议论文的阅读知识。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有所收获!

二、中考考查方向。

《新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其中“观点”就是我们常说的论点,“材料”就是论据,“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就是论证。我们就称这三点就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三、知识梳理

在中考中,议论文阅读怎么考, 老师课前统观了历年中考议论文阅读考题题型,归纳了以下几点

1.明确中心论点; 2.分析补充论据; 3.分析论证方法; 4.理清论证思路;5.品味语言特点。 6.联系实际,开放拓展谈看法。

怎样阅读议论文,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那这节课我们先探讨前三种类型。

四、探讨议论文阅读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一)论点题。

1.例题1:考标64页《谈慎独》第1题。

技巧点拨:   

看标题,看开头,看结尾 ,有些文章还可能在中间。

温馨提示: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2.考考你:衡阳市2008年中考《不完满才是人生》第12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题技巧】

1.注意语言提示。有的议论文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示词语一般是“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所以我说”等。

2.通过论据反推论点。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是为了证明论点服务的,我们借助有代表性的论据来推断论点,也是可行的方法。

【总结归纳】论点题  一看标题   二看开头  三看结尾    四看中间  五看提示   六看论据

(二)论据题。分析论据的作用并补充论据。

1.论据作用题。

1)例题。衡阳市2008年中考《不完满才是人生》第13题:在第2自然段中引用苏东坡的词、方岳的诗有什么作 用?

答题技巧     

1.分析论据本身所隐含的信息。

2.区分清楚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判断论据所证明的观点(联系上下文)。

3.注意体会两种论据在文章中使用的基本作用:事实论据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道理论据增强文章的权威性等。

2.论据补充题。

2)例题。2008年成都中考《善待挫折》第15题: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善待挫折,请你针对这一个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文中已有事实: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已有事实包括:谁  遭遇什么挫折,如何对待挫折,结果怎样。

答案:举越王勾践成为阶下囚,回国后,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答题技巧:

1.仿照文中已有的事实论据进行补充。

2.分析论据要紧扣中心论点,可以从正 面或反面下手。

总结归纳:论据题    分清(事实)(道理),判断证明的(观点),体会论据的(作用),补写论据靠(仿照)

(三)论证方法及作用。

1.例题。 2008年湖南衡阳中考题《不完满才是人生》:选文23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答题技巧:根据四种基本论证方法的概念仔细分析文章语句得出论证方法。(要全面把握文章)

2.例题。2008年四川成都中考第12题:第③ 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总结答题技巧:

1.明确论证的过程,即运用什么论据证明什么观点。(注意区分论据证明的是中心论点、分论点或是本段的小论点。)

2.明确常用论证方法在议论文中的特殊作用(举例论证能使道理具体可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道理论证能增强文章的权威性;比喻论证能让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对比论证能让观点更鲜明,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

总结:分析论证方法的答题模式:

 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比喻论证: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引用论证: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师:总结归纳议论文答题技巧:根据( 概念)判断方法,根据(格式)解答作用。

六、布置作业。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2008年湖南衡阳中考题)

    ①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 龙御上宾 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 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 免俗 。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 龙御上宾 呜呼哀哉了。

④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在第2自然段中引用苏东坡的词、方岳的诗有什么作用?(2分)

善待挫折      2008年四川成都中考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有删改 )

15题: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善待挫折,请你针对这一个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2)

选文23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

12题: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结构?

二、问题探究。

(四)论证思路题。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作用有:

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开头有的是开门见山即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有的是通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材料有的是名人名言、有的是名人佚事、有的是趣闻笑话,有的是亲身经历等。

    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五)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题。

解答文意理解与概括类题时,分三步走:1)分析题干,锁定区域。分析题干,从题干中找寻关键词,确定搜索答案的范围和答题方向。题目中有明显的或隐含的提示,要按要求锁定相关范围来思考,并根据已有的所填词语的特点,概括应该填写的内容的特点。2)通读全文,提取要点。 这一步旨在理解全文内容,明确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尽量对一些关键句子做出标记。

3)注意措辞,总结归纳。根据题目要求和已经筛选出的重要信息“整理”答案。注意,在语段中有的概括相关内容的词语或短语,可以直接引用,有的则需要把握住内容间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另外,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流畅通顺。

(六)文段结构作用题。

1)开头文段引出论点;(2)结尾文段总结全文;(3)中间文段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如结尾的作用:①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②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③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七)延伸拓展题。

1.题型1:谈做法(提建议,怎么做)。

解答此类试题可遵循如下解题思路:(1)审题。认真审读题干,看清题干包含几问,确定答题方向。(2)谈做法。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生活实际,根据题目的侧重点谈做法,做法一定要切实可行,能解决题干的要求,且对他人有一定指导作用。

2.题型2:谈启示。

此类题要注意紧扣文章,从作者的观点出发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写清楚该观点在自己人生经历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后表达自己领悟到的启示。切忌写名人事例,绕开文章观点不切实际地陈述,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题型3:表观点(怎样理解、怎么看)。

此类试题一般是谈对文章某一观点的理解或自己是否赞同某一观点,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表达观点的句子要层次明晰、简洁明了;(2)表达要有条理性,采用“分点论述”的方式表达;(3)表达完整,用“总—分—总”式结构进行答题,先“总述”观点,然后分点论述证明观点,最后总结强调观点。

(八)语言题。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住准确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九)写作特点分析题。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文采等。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三、实战练兵。

见考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