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融资爆仓第一案 昌九生化:暧昧的利益

(2013-12-30 17:32:45)
标签:

a股融资

爆仓

第一案

杂谈

分类: 市场真相与市场感悟

A股融资爆仓第一案 昌九生化:暧昧的利益

依靠与稀土故事的暧昧传闻,昌九生化股价扶摇直上,直到最后随着传言的被澄清而暴跌。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上市公司有选择的信息披备受质疑。而在这场财富神话中,有人血本无归,也有诸多机构与神秘人士赚得盆满钵满。

20131224,刚复牌的A股上市公司昌九生化(股票代码600228)股价再次封死在跌停价位,这也是自上月初连续暴跌以来的第十个跌停,打破A股量跌记录。

114,入选上交所融资融券标的股仅一个半月的昌九生化,连续七个交易日跌停,随后停牌。导致昌九生化股价雪崩的导火线,是另一家上市公司威华股份(股票代码002240)于201311月初发布的一则重组公告。在该公告中,赣州稀土公司将通过威华股份借壳上市——对昌九生化来说,这意味着一个财富神话的破灭,因为此前两年里一直有传闻说赣州稀土将注入昌九生化进行重组,造成后者股价一路暴涨。

一切都没了,券商早就发出强行平仓卖股通知,但也没法卖出去。一位江苏投资者说。截止24日收盘,仍有4600多万股卖单死死封在跌停板,众多平仓盘仍无法达成交易。这意味着,众多融资买入昌九股票的股民,不仅市值将清零,还倒欠券商一笔不小的债务。

这也是自20104月证监会正式批准两融业务(融资融券)以来爆发的第一起大规模融资爆仓事件。在新的交易机制下入场的不少投资者,正面临着高杠杆高风险带来的巨大亏损。

暧昧的稀土神话

昌九生化是1999年上市以来一家亏损多年的老牌绩差股和问题股,濒于退市边缘。

2011年初,姚伟彪出任昌九生化副董事长(2013年升任董事长)。此后,由于他善于操作信息披露、精于财务和法律,被市场各方视作能帮助昌九保壳的重要人物。在同年415日,赣州市政府发文聘任姚伟彪为赣州稀土公司副董事长。这样,姚伟彪同时担任昌九生化和赣州稀土副董事长,这被市场认为是赣州稀土资产注入昌九生化的明确信号。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稀土两个字一直就是神话,沾上就涨。最先开始整合北方稀土资源的上市公司包钢稀土,股价曾暴涨5倍,在其示范效应下,涉及稀土题材的股票无一不被爆炒。

昌九的稀土神话也自此开始酝酿,20116月左右股价开始剧烈变动。从201212月起,昌九的稀土故事开始进入最疯狂的高潮,股价从12元大幅拉升,直至201359日高攀至每股40.60元,涨幅接近3倍。

巨大的利益之下,这些稀土题材股的信息披露也游走于灰色地带,被市场人士质疑澄而不清。例如,永安林业的澄清公告就把文字游戏操弄到了极致——“公司部分林地稀土被盗采,已得到制止,但公司无权对林地里的稀土资源进行勘探,因此,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稀土等矿产。就是这样一份公告,激发了一轮爆炒。

在这些灰色地带,财富随着股价而剧烈变动。

西藏发展便曾经有过暴涨暴跌的故事。2011年初,借助收购四川德昌厚地稀土概念,西藏发展股价一路飙升,从8元多涨到38元,涨了将近4倍;其后在当年9月下旬,西藏发展公告终止收购稀土资产,股价立即出现瀑布式下跌。

信息披露双重标准

如果昌九生化及时澄清稀土重组传闻,也许就不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在深圳南山一间咖啡厅里,私募基金经理孙原(化名)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孙原在20131月以16元多的价位追高买入昌九生化。但让孙原惊讶的,是201363日刊发在《经济参考报》的一篇关于赣州稀土的报道。在这篇名为《赣州稀土谋划借壳威华股份》的报道中,详细描述了赣州稀土借壳威华股份的重组方案。事后看来,这与威华在五个月后(114日)正式公告的重组方案,极为接近。

当时,孙原感觉像是晴天霹雳”——如果报道属实的话,这意味着威华和昌九将面临迥然不同的命运,一个将上天堂,一个将下地狱

孙原以普通股民身份分别致电两家上市公司求证,希望两家公司发正式公告对此报道做一个说明,但两家公司仍然选择了沉默,未做任何公告。孙原随后分批卖掉昌九生化。

虽然我获利而出,但我仍然支持昌九股民维权。孙原说。在他看来,昌九生化的沉默,让股民错失了减少损失的时机——“昌九此时还未入选两融标的股,若发公告披露赣州稀土正与其他上市公司磋商重组事宜,尽管股民还会受到损失,但不至于输得如此倾家荡产。

回头来看,在这场事件中,类似这样的澄清时机,昌九生化都错过了。

其中最具争议的是昌九生化于20121228日发布的重大事项公告(以下简称1228公告)。在这份公告中,昌九生化引用了赣州市国资委的复函:鉴于组建国家级南方稀土大型企业集团的方向、途径、方式等尚未确定,稀土产业整合工作尚未到位,市属国有稀土企业的产业结构、资产质量等方面还不具备整合上市的条件,因此,没有将市属国有稀土资源、资产注入昌九生化的考虑。

在不少昌九中小股东看来,这份有限定条件的公告是在玩弄文字游戏,限定条件里的暗示是,一旦限定条件成熟,即稀土整合上市的条件具备以后,赣州稀土可能会注入昌九生化。在这些投资者看来,这属于歧义陈述,误导投资者

一位现在北京讨说法的昌九股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赣州市国资委的复函亦有自相矛盾之处,既然赣州稀土资产上市不成熟、条件不具备,怎么此前一直和 ST宏盛洽谈借壳重组?查阅ST宏盛公告不难发现,在20127月至12月期间,赣州稀土确实一直在与ST宏盛商谈借壳上市重组方案。

昌九生化在后来发布的自查公告对此解释:在市场传闻的推动下,20121219日至20121227日短短7个交易日,昌九生化的股价从 12.45元飙升至16.61元,其间触及17元的高位,涨幅达33.4%,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2%,已严重偏离大盘指数。为保障投资者利益,赣州工投向赣州市国资委请示,并作为信息披露义务人利用公司的信息披露平台披露赣州市国资委的相关回复,发布了1228公告,程序上并无不妥。

不过,长期跟踪这支股票的孙原对昌九生化的解释并不满意,他们在选择披露信息时有双重标准

孙原举出了另外7个交易日里暴涨的案例:2013417日至2013425日短短7个交易日,股吧论坛再次出现赣州稀土拟借壳昌九生化的传闻,昌九生化股价在高价位运行下更是出现一波猛烈拉升,从26.00元飙升至34.83元,其间触及38.66元的高位,涨幅达33.8%,同期上证指数 涨幅仅为0.2%,已严重偏离大盘指数。

在更猛烈的炒作稀土传闻之下,昌九生化却令人奇怪地选择了沉默。这种有选择性的信披标准是非常暧昧的。孙原说。

20135月初,对昌九生化的炒作达到最高点,股价在当月9日一度飙升至40.60元,这是昌九生化上市14年以来的历史最高价位。但是,在昌九股价创历史新高之际,在稀土传闻依然充斥各大论坛网站及媒体之际,昌九生化依然不做任何公告。

澄清与澄不清

投资者质疑的另一焦点在于,昌九生化在《股价异动公告》中从没有斩钉截铁地否认过稀土注入的传闻。一位南京投资者说,在股市出现非稀土重组传闻时,昌九采用准确明了的一句话否定公告,比如,20122月初,市场传闻称新能源资产注入昌九时,昌九公告称赣州工投明确表示旗下没有新能源类的实质性资产

但在澄清稀土重组传闻时,昌九生化在股价异动公告中使用的是暂无重组未来三个月没有重组之类的字眼,这样拐弯抹角的澄清,会增强投资者对于未来三个月后的重组预期

南方周末记者查阅昌九生化公告显示,从20121月到2013410日,昌九生化一共发布8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均使用了没有在未来三个月内重组的计划的陈述。

与此鲜明对比的是江西另一上市公司中江地产在20133月针对稀土传闻所发布的《股价异动公告》。在该公告中,中江地产明确宣称:江西省国资委、中江集团均不存在与赣州稀土洽谈借壳重组本公司的情况。

与中江地产异动公告相比,昌九的异动公告是有瑕疵的孙原说。他记得,中江地产的一句话否定公告非常有效,彻底划清了与赣州稀土的界限,很快遏止了炒作。而昌九生化的公告,则给了投机资金更多的想象空间每次昌九生化发布股价异动公告后,游资反而投入更多的资金拉抬股价,才出现公司越澄清、股价越上涨的不正常现象。 

对于外界批评,昌九生化于20131114日《江西日报》刊发整版的未署名文章辩称严格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

谁是赢家

一部分人输得精光之际,大股东以及各种利益人士却有大笔收入进账。

201376的昌九生化股权拍卖会上,大股东昌九集团通过司法拍卖减持了1800万股,获得用于企业改制的3.52亿元资金。这些拍卖减持的股票,被接手人迅速卖掉。

有细心的投资者算过一笔账,昌九集团三四年前在股市减持套现了5.25亿元,加上本次司3.52亿元,再算上1999年发行新股得到的2.68亿 元,昌九生化及其大股东从股市获取了11.45亿元财富;作为著名的铁公鸡,昌九生化上市14年来向投资者发放红利仅有1764万元,平均每股分红7 钱。

自然人梁少群、梁耀光,也通过股权拍卖获取大笔收入。

从昌九公告看,梁少群、梁耀光分别以18.9元/股、21.4元/股的价格竞得1200万股(总价款22680万元)和400万股(总价款8560 万元),2013710日,根据相关拍卖规定,这些昌九股份划转给二梁,此后短短一周,他们旋即出手套现——201371117日,昌九生 化股价在34.1628.89之间波动,两人获利超过亿元。

曾有媒体公开质疑二梁参加竞买的三亿多元的资金来源,因为资金数额与时间都与威华股份大股东李建华的一项行为有着巧合——威华公告显 示,2013614日,李建华将其所持有的一些股份质押给上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得三亿多元资金用于下属关联企业。不过,昌九生化和威华股份对此都保持沉默,未作回应。

事实上,如果不是昌九股民持续举报,威华股份老板李建华很可能成中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按照赣州稀土的借壳上市方案,重组若成功,李建华及其女儿将 拥有12.14%的赣州稀土股权。根据一位国信分析师估算,在全国67张稀土采矿证中,赣州稀土拥有44张,而且赣州的中重稀土价值,也远超过包钢稀土的轻稀土价值,如果赣州稀土成功上市,市值做到1000亿不成问题,李建华家族拥有12.14%股份的市值将超过百亿。

至于赣州稀土为什么选壳威华股份,至今还有争议。据江西一位国资系统人士透露,在选壳威华时,省国资委和赣州市国资委一度产生分歧。

另一位深圳证券人士也表示:从深交所的诚信记录来看,威华股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等违规行为,选择这样有不良诚信记录的上市公司,令人费解

根据深交所披露的信息,近三年威华股份及相关负责人共收到两次通报批评、两次要求整改等累计四次处罚。威华股份最近的一次处罚记录是在20138 14日。违规行为是半年报财务数据造假,被深交所责令整改;而威华股份董事长李建华、财务总监蔡金萍及董秘刘艳梅最近受到通报批评的处分时间是2013 725日,违规行为是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但目前威华股份的重组已出现波折。201312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威华股份重组事项相关方涉嫌内幕交易,已被立案调查。邓舸并未透露哪些相关方被调查。

市场人士普遍猜测,被调查的相关方很可能是各路老鼠仓,或者说,在威华2013416日停牌前买入的各类机构或者自然人股神

根据公开信息,华润深国投-民森H号,在威华停牌前一共买入190.67万股。民森投资与西南证券联系紧密,曾有一高管在西南证券任职,而后者正是赣州稀土借壳威华的两家重组财务顾问之一。

另一信托产品中海信托-浦江之星12号信托产品持有威华500万股,其中,有248万股是在威华停牌前9个交易日精准吃进。这一产品掌舵人是姚伟龙,曾就职于招商证券,而招商证券正是赣州稀土借壳威华的另一家重组财务顾问。此外,曾有市场人士质疑姚伟龙和昌九生化董事长姚伟彪是堂兄弟关系,但姚 伟彪公开发文否认。

随着证监会调查的深入,赣州稀土背后的更多隐秘利益也将浮出水面。(摘自南方周末155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