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有历史感
(2012-12-22 21:29:41)
标签:
投资与历史历史感投资记录杂谈 |
分类: 投资哲学与管理技术 |
投资要有历史感
一转身,就成为历史。
——日昇昌
1.人只有登得高,才会望的远;人只有不断回头看走过的路,才能更好走好未来的路。
2.微观的行动,只有在大格局的宏观战略中才有意义。
3.人只有在自己的心智中,建立一个以历史为横轴、宇宙为纵轴的坐标系,并明确自己的位置,才能建立大格局的宏观战略。
4.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史会使我们明白:
(1)人性是复杂的,是生理人(生命与欲望)、经济人(自私与财富)、社会人(生旦净末丑统统扮一会)、管理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综合)的综合体。最善的是人、最恶的也是人、还可能最善、最恶的是同一个人,善恶乃一念间。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一个人对“人性”理解的深度,决定了他对历史理解的深度。
(2)“利益”是破解众多历史事件的密码。1910年,英国和德国的皇室是最亲密的朋友和联邦,是因为利益;四年以后,两国交战,前所未有的激烈,也是因为利益。因此,英国首相邱吉尔二战时期的一句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我们的使命就是为我们的利益而奋斗。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
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
康百万庄园家训是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的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
(4)历史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综合体。“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刚柔兼济,方能长治久安。如秦、元所向披靡,却迅速灰飞湮灭,两宋文化鼎盛,却屡被异族欺凌。惟汉、唐重文韬武略,方绵延三四百载,号称盛世,今已不再矣。历史一再告诉我们,战争和政治的不稳定可以使原物料的价格上扬,金价也绝对会随之上升。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不但会驱使金价上扬,几乎所有的原物料也会跟着腾贵。
(5)历史是多面相的,有研究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历史,也有从美国观点、欧洲视野、各种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角度检视与了解的历史。只要历史学家够严谨,每一种看法都可以填补一块历史的拼图使它更完整,你实在很难说哪一种历史比较重要。想象我们的心智中有一个四度空间的立体世界图像,那幺这些不同视角的历史就是一片片的拼图。在你能把所有的拼图摆放到对的地方之前,你必须先搜集这些拼图,一一研读。
(6)让“历史、人物、遗迹、事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深入思考自己用眼睛观察到的真实世界。
(7)历史事件有其内在的原因,正如枪炮威力的内核是弹药,但也要知道历史事件也有其催化剂,正如枪炮威力的爆发也需要导火索。分析问题,一定要勤于思考,把握本质,万不可乱花渐欲迷人眼,抛弃主干,只抓枝叶。
(8)太阳底下没新鲜事。通则是:以前发生过的事,以后也还会再发生。历史通常会自我重复,但不是简单地重复。人性不会改变。我们在杂志或是报纸头版上不时看到某些偶发事件或主题,被形容为创新的、突破的或空前的。看起来好像是有些新奇或不一样的事情发生了。此时你要回头看看历史事列,你一定会找到前列,但是要记住历史脉络各有不同,不要期待事情会完全相同。如有历史观的人可以清楚地知道“网路革命”仅是人类众多革命(铁路、高速帆船、飞机、电力、收音机、电话、电视和电脑)中的一个。我们无需反应过度。因此,每当某个人宣称某样东西是[前所未见的创新]时,我会留意市场是否过热了;当你听到人们宣称[这次不一样]时,要深表怀疑。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件事是与别的事完全不同的,这种断言指出一种群众歇斯底里的情况。
一定要记住:好好的研究历史,学习世界历史上的什幺事真的发生了,什么没发生,这会帮助你了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什幺是将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