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前言

(2012-01-13 14:13:44)
标签:

卡拉曼

安全边际

前言

杂谈

分类: 投资哲学与管理技术
   投资人所采用的投资策略尽管纷繁繁杂,但其中只有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能帮助投资者的获得长期成功的策略,相反地,它们只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损失。它们中的许多方法缺乏其后一致性,更像是投机的变种,或者更彻底地说,就是赌博。投资人常常被获得快速,容易的收益所诱惑,坠落成华尔街时尚的牺牲品。我写作本书有两个目的。首先,我想指出投资人所面对的种种陷阱。通过指出这些错误之处,我希望投资人能够避免采用这些失败策略。
  
  在本书的其余部分,我将向投资人介绍一种特殊的投资方法——价值投资。历史已经证明,价值投资,这种只有在交易价格是其内在价值的适度折价时才买入该证券的投资策略,能够让投资人在承担有限下降风险的同时,提供绝佳的投资回报。本书将介绍价值投资理念,但更加重要的是,本书想说明其背后的逻辑性,从而揭示出为什么只有价值投资能成功,而其他的方法都失败了。
  
  本书的开始部分并没有用来讨论价值投资人都作对哪些事,而是集中评估了其他类型的投资人在哪里出错了,因为在梦想投资成功的迷宫里,那些已迷失方向的投资人远比找到出口的要多。惟有坚持不懈地自律才能避免误入歧途。避免重犯他人的错误是迈向成功的重要环节。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如此。
  
  你可能有种疑虑,为什么我要写这本书,鼓励更多的人成为价值投资人。我的许多朋友也有此顾虑。难道这样一来,我不是招徕了更多的竞争了,间接地降低了我的投资绩效了吗?也许是的。但我不认为这种事会发生。首先,价值投资并不是首次在此讨论。尽管我在书中列举的案例与我的前辈不尽相同,尽管我自己的严格的投资哲学也与其他的价值投资人的不尽相同,但是其中一些观点早在50多年前就被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在他们著名的,被认为是价值投资的圣经的著作《证券分析》中阐述过了。这本著作为几代价值投资人指明了前进方向。稍晚一些出版的,由格雷厄姆撰写的著作《聪明的投资人》,更是用了一种浅显易懂的语言描写了价值投资的方法。巴克夏?哈沙维的主席,格雷厄姆的学生,公认的当今世上最成功的投资人,沃伦?巴菲特,同样通过撰写了大量的文章,致股东的信,致合伙人的信,条理清楚和极出色地介绍了价值投资。那些对这些至理名言置若罔闻的投资人,不见得会特别青睐于我。
  
  真实的意图还在于,许多投资人由于其不理性和不自律的行为而招致的灾难性的后果深深地刺痛了我。如果我能劝说其中的一些人放弃其危险的投资策略,转而采用那些早已被设计好的,能够保全他们血汗钱的方法,那么我将感到非常满足。如果我能对投资人的行为有所触动,那么即使我自己的投资绩效有适当地降低,我也心甘情愿
  
  但是无论如何,单凭本书是不可能将任何人转变为成功的价值投资人。价值投资需要许多做许多艰苦的工作,非同一般的严格纪律,和长期的投资视角。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和能够付出一名价值投资人所必须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价值投资人中又只有一小部分拥有较强心理素质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本书肯定无法提供一个确保成功的神奇公司。世界上原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公示。相反,如果仔细领会书中的内容,本书仅能帮助你提高冒有限风险而获得投资成功的可能性。我认为这应该是理性投资人所理应期望得到的全部。
  
  如果你能将本书视为一本传授如何思考投资,而不是教授投资技巧的书,那就再理想不过的了。一些投资人的行为就像是八年级学生学习代数,只记得一些公式和规则,或者极其肤浅的表面知识,但对他们所做之事并未真正通晓。要想跨越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循环周期,取得长期的成功,仅仅捧着一些规则是远远不够的。在投资世界里,太多的事情变化太快,以至于没有那种方法能够持续成功。因此,成功的关键是理解规则背后的基本原理,以便彻底理解为什么依计而行事情就能成,不照章办理就会碰壁。我可以简单地告诉你价值投资能够成功,但是同时我也希望告诉你为什么其他方法会失败。
  
  如果星级访客光临地球,参观我们的金融市场的运转情况,顺便考察一下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他们无疑会质疑这个星球居民的智力水平。华尔街,这个将资本撒向全世界的资本市场,从许多方面看,更像一个巨大的赌场。对每笔交易进行前段收费,这一事实明白无误地表明,相比交易品的内在经济价值,华尔街更关心交易发生的次数。养老基金和捐赈基金为了长期退休资金,教育和慈善资金的安全和增值,负责任地聘请投资经理,而这些经理却以疯狂的短线交易来对待他们本应该长期投资的证券,他们每个人都在做同样的事,却企图猜透和胜出竞争对手。另外,几千亿的资金采用完全虚拟的,彻底忽略公司基本面的指数化投资策略,以付出注定平庸的代价换取避免大幅落后的结局。
  
  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很相似,他们经常在需要依据公司基本面做出长期投资决定时,表现得相当无能。造成这种局面有如下的原因:机构投资人面临成绩压力,华尔街的奖励制度,金融市场的狂热气氛。因此,投资人,特别是机构投资人,纷纷卷入到了这一场追逐短期相对业绩的大竞赛中,短期价格的波动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因素。以相对业绩为导向的投资人必然关注短期业绩,不可避免会被市场的流行时尚所吸引,并以这种时尚作为取得卓越相对业绩的助推器。赚取快钱的冲动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许多投资人发现要做到与众不同真是太难了。
  
  有时,投资人就是他们自己的最大敌人。举例而言,当股价上升时,贪婪驱使着投资人参与投机,做出大额的高风险的赌博,其依据仅仅是乐观的预期,以及忽略了风险的回报。而在情绪的另一个极端,当股价下跌时,对损失的恐惧让投资人只注意到了股价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而根本不考虑投资标底的基本面。许多投资人完全不顾市场环境,执着地依靠一个公式来追求成功。但是无情的现实是数学等式或计算机程序无法带来成功的投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