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性格胜过第一名

(2011-05-29 13:25:29)
标签:

自信

好性格

情商

策略

幸福感

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修身

齐家

平天下

杂谈

分类: 人生感悟与价值人生

好性格胜过第一名

文/韩三奇

 

中国父母的潜意识里似乎永远无法摆脱“第一名情结”,大概中国人太多,如果不是第一名,很少引起别人的关注。这也与中国人一直关注别人评价有关,而忽略自我评价。认为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先得到别人的认可才有真正的价值,如果别人不认可,即使一个人无论多么优秀,都没有多大价值。这样的自我价值感是在跟别人相比较的过程中产生的。

“第一名情结”直接毁坏孩子的性格,那些还没有得到或接近第一名的孩子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成绩。已经取得第一名的孩子,又为了保住第一名的位置而惴惴不安,担心被取而代之。它对孩子性格的破坏,直到孩子上了大学之后,才第一次显现出来,很多大学新生会发现,自己除了会学习之外,其它方面似乎一无所长,尤其在人际交往方面,不知如何跟人说话、不敢当众演讲、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毕竟,进入大学之后,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已经不只是成绩一个指标了,有很多别的指标,有些成绩并不怎么好的人,却在大学毕业之后发展得很好,而那些学习成绩很好的人,却并不如意。可是,那些被“第一名情结”折磨的人,为人父母之后丝毫没有从中吸取什么教训,仍然用同样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孩子。

为了获得第一名,最好的捷径是能进入名校,孟母三迁的故事被很多教育机构利用,仿佛孩子不进入名校,一切都完结了,而在名校读书就已经成功了,至少接近成功。很多人知道儒家的教育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或许不知道这句名言前面还有几句话: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把这句话意译一下,其中的大意是说:一个人要先弄清楚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从中总结出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为自己所用,但是使用这些知识的目的要善良,不能用在歪门邪道上,只有这样,一个人的内心才会端正,不会被知识所诱惑,滥用自己所掌握知识,这是一个身心平衡的基本保障,然后这个人才能管理好一个家庭,之后才能管理好一个国家,直至天下太平。

孟子还提出过一句名言:内圣外王。它非常重视一个人内心的修炼,这是一个人能够在事业上顺利发展的基本保障。

翻出这些典故,我只想告诉诸位为人父母者,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他的动力来自于他的内心,而不是来自一个好的外在环境,因为外在环境无法控制,可变的东西太多,只有一个人的内心属于他自己,而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动力,能够持续一生。

内心的动力来自于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反过来说,好性格是一个人行动力的源头,一个人性格越完善,他的行动力也越强,成功的概率也越大。否则,即使干出一番成就,内心也体验不到多少快乐与幸福,这是现在不少白领或成功人士的心灵困境:在别人看来,他已经非常优秀和成功了,但他内心是自卑的,体验不到任何自我价值感,心境悲凉,情绪消极,对未来没有多少美好的憧憬。抑郁情绪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不断滋生积累,而极度抑郁的人可能会否定自己的生命价值,结束自己的一切。

第一名是用学习成绩计算出来的,可是一个人的成功难道能用数字计算出来吗?

第一名只是体现了学习成绩上的优秀,完全体现不出一个人更复杂的素质,无论一个具备多少素质,他不能缺少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好性格。性格好的人,情商比较高,情商高的人做事讲求策略,不被感觉牵着走,能够扬长避短,而不是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强人。

至于什么样的性格是好的,当然是自信!我在《自信比金子还宝贵》这本书中有详细的阐释,不在此赘言。

当然,对于孩子性格的培养,很容易被父母忽略,因为一个孩子性格不好,学习成绩照样可以很好,甚至性格越有缺陷的人,越容易在某些方面做出一些成绩,甚至是很优秀。可是,这种“优秀”是有毒的,毒害一个人的心灵,越“优秀”毒害越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