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把自己当成企业的经营者,所以我成为优秀的投资人,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投资人,所以我成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巴菲特
一、商业理解与价值评判
许多分析师和投资者辩论:是大盘股,中盘股和小盘股比较好?"忘掉这一切,并且只看价值!""如果大盘股有价值,买它;如果有中小盘股有价值,买它;但不要沉迷在不相关的事情。"
价值永远是投资的核心,难点在于企业的价值包括哪些因素?如何评判不同行业里企业的价值(共性与差异)?如何评判同一行业内的企业价值(共性与差异)?如何评判同一企业不同阶段的价值(共性与差异)?
在我看来要想评判一个企业的价值,关键是基于商业本质的角度理解企业的生意:
(一)定性分析
1.行业的发展空间发展趋势及其变异性、行业的竞争程度及生命周期、行业的五力模型分析、行业内企业的的生存状况;
2.企业在行业内的行业地位、企业在行业内的的核心竞争力(护城河、品牌塑造、商业模式、技术研发、创新能力、销售渠道);
3.企业的竞争战略、企业的文化、企业的上下关系维护形、企业的产品口碑、企业的逆境生存能力、企业的应变能力;
4.企业产品的特性(稳定、简单、易理解、永不过时、大量消费、重复消费、品牌独占、奢侈消费、市场定价权);
5.企业管理层(诚实、勤勉、眼光、视野、雄心),特别是其历史表现;
6.扩张能力评价(股本规模、市场规模、市值大小、成熟市场比较),扩张模式评价(内涵扩张——微软,外延扩张——沃尔玛、麦当劳);
(二)定量分析
1.理解财务数字背后的商业实质,然后基于商业实质,保守苛刻地评判财务数字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2.忘掉PE和净资产收益率,理解产生利润的背后的原因
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廖:光看季报就决定买卖是愚蠢的),金君瓦拉说:"要理解产生利润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导致利润在不同时期,在不同情况下产生不同的结果。我总是看这个企业在行业里的成长机会有多大。"
3.利用多种评价方式与模型,综合评判企业价值。
二、投资管理与风险-收益权衡
1. 对股票市场“不确定性”的深入思考与理解,期望值=收益*概率的概率思维模式,;
2.“追求安全基础上的持续性成长盈利”是投资管理的基本理念=“安全第一、持续第二、盈利第三、盈利最大化第四”的管理策略=亏损是复利的天敌;
3.“杀熊慢牛”的长期持续动态的仓位管理+风险分散的资产配置管理+存量资金、流量资金与合理的现金使用规划相结合的现金管理=投资管理的具体战术;
4.严格买入、浪漫卖出、风险控制、分批买入、分批减仓、成本归零。
5.安全边际与耐心等待=时间+分批买入=严格估值下的第一次买入+下跌10%后的再次买入+下跌10%后的再再次买入
6.持有与卖出=耐心+持续跟踪=价值股的套利持有+成长股的长期成长获利持有=涨幅与估值相结合的分批减持战略。
7.理论提升+投资实战+演绎归纳=投资管理水平提升‘
8.“直到永远退出投资市场,才结束学习与思考”的精神信仰。
三、心态管理
1.投资的战略规划——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2.对投资标的的深刻理解。
3.极具性价比的价格买入!
4.“进可攻,退可守”的现金管理。
5.持续的深入思考,极具风险控制的仓位管理。
6.不断提升自己的股市情商与反大众思维能力与勇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