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英雄谱:六禾投资夏晓辉
(2011-04-19 20:04:54)
标签:
私募英雄六禾投资杂谈 |
分类: 投资哲学与管理技术 |
为了抓住这一“变化”,夏晓辉要求公司研究员和所研究企业的管理者要保持“亲密关系”,以便“抓住”企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夏晓辉目前管理数只阳光私募基金。其中,截至2011年3月25日,成立于2009年2月的中原理财——六禾光辉岁月1期取得95.61%的收益;成立于2008年3月的交银国信——六禾财富银盏一期取得38.77%的收益。
《财商》:你怎么看2011年的投资机会?
夏晓辉:整个“十二五”期间,GDP增速会下降,劳动力成本会上升。在这两个剪刀差的作用下,企业盈利的增长将面临很大压力。而股市无非是体现企业盈利的增长,从这个角度讲,不可能有大行情。
从货币的角度来讲,由于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都在上升通道中,所以通胀压力很大,货币的发行也会受制于通胀。
总的来说,市场系统性机会不大。但由于我们处于转型期,结构性机会很大,其间会出现一批高成长的中小市值股票。
《财商》:哪些行业是你看好的?
夏晓辉:六禾的策略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全面转向经济转型,具体说就是围绕“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方向,一个是以消费为核心,一个是产业的升级和竞争力。
按照这个方向,我们公司内分成4个小组,也就是所讲的1+3,1是消费,3则包括医药医疗、军工科技、资源能源。我们几年内都会按这个1+3的方向投资。
对六禾来讲,方向就是转型,方式就是精选个股,精选出确实有特色的公司,相对长期地持有。
《财商》:消费行业的机会在哪里?
夏晓辉:现在很多消费类个股的价格已经跌下来了,有相当多企业价格是相当合适的,我们也选了很多标的。整个消费我们都在看,今年在纺织服装、农产品、食品饮料这些方面关注多一些。因为这个市场足够大,企业又足够小,可以从中挑选一些确实有特质,未来成长空间比较大的公司。
消费品一般有两个重要的点,一个是品牌,一个是渠道。很多企业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品牌影响力出来后,就会进入快速增长的过程。
《财商》:有人认为银行股目前仍旧便宜,是入场的好机会,你怎么看?
夏晓辉:从估值的角度来说确实比较便宜,但要分开看,我们倾向于投资中小银行,而不是大银行。其实投资无非是价格和成长性的比较,我觉得小银行未来还是会维持一个相对高的增长。而大银行的增长空间相对有限。
《财商》:你们的持股时间一般有多长?
夏晓辉:过去我们持股往往是6到9个月,现在也许会更长,所以在持股之前,我们会花很长的时间去研究和跟踪,等到价格觉得合适才进入。
《财商》:能介绍一下你们的风险控制吗?
夏晓辉:一方面,从研究开始,到投资决策,到整个交易,我们强调的是全过程风控。另一方面,我们也设置了个股监控,实行“浮盈保负”,综合来控制风险。
从我们内部来说,所有产品风控要求最大跌幅在10%;而“浮盈保负”就是说,在产品取得一定浮盈之前,仓位是控制的,这样不至于亏损得厉害。
寻找有变化的公司
《财商》:六禾选择公司遵循什么样的标准?
夏晓辉:六禾的理念是“变化与特质性,重塑公司价值”,最核心的是“变化”和“特质性”。
变化是我们投资的第一驱动力,我们不大喜欢中规中矩的公司,而喜欢那些存在一些变化,有预期的公司。特质性就是指企业的团队、核心技术、稀缺资源等,这些方面构成公司的底蕴和价值,是决定我们是否投资,以及投资多少的重要因素。
还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安全性和确定性,就是我们买这个股票的价格是否安全,未来的变化是否确定。
《财商》:怎么理解这个“变化”?
夏晓辉:比如说我们原来投过福田汽车,当时这个企业的销售额大概是两百亿元人民币,但市值只有十几亿元。那时它的盈利能力比较差,从PE(市盈率)来讲可能比较高,但总市值很小。
那这个变化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企业有个很好的团队,比如说它进入轻卡、重卡市场都做得非常好,几年就做到前三名,证明这个团队很优秀。他们的产业在达到一定规模前盈利能力很差,但到达临界点之后,就是利润释放的一个过程。这样,十几个亿的市值对这样的企业来说是严重低估了。
事实证明,它现在已经有200多亿的市值了,这就是一种变化。我觉得,变化在中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中,是尤其需要被重视的。第一是GDP增长很快,行业变化也很快,此外市场环境、法律、制度等都在变化。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来自企业和企业家本身,它们随着环境的变化也会变化。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底蕴的企业,而它又面临一个很大的变化,那这就是投资的一个最好时机。我们研究的最主要内容就是企业的相对竞争力,如果说企业的市场规模是横坐标,那么相对竞争力就是纵坐标,企业要能在这个坐标里准确找到其位置。我们通常投资的是一个企业在这个坐标中的变化,比如在市场规模和竞争力还体现不充分的时候,就投资进去。
《财商》:可以理解为当期利润和企业实力的背离吗?
夏晓辉:企业发展都有一个周期。很多人会被当期的盈利所蒙蔽,如果当期不是很赚钱的话,投资者就会给它一个很低的估值。但企业的价值不一定由当期利润决定,所以研究要揭示它未来的变化。
《财商》:投资于即将变化的企业有点像预测未来?
夏晓辉:当然,预测未来是很难的。特别在近几年中国处于转型的巨大变化中,投资者要研究变化、理解变化,挑战很大。
很多人问我,现在消费、医药、新兴产业的估值很高,为什么还要持有?在我看来,这就是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如果每年画一张图就构成了一连串变化,变化的方向就是转型的方向,而这个方向是很重要的战略问题。
《财商》:六禾除了投资二级市场股票还做PE,这两种投资有何不同?
夏晓辉:我们可能会像做PE一样去做二级市场股票的投资,因为在六禾,这两个是在同一个平台研究。做PE意味着要对企业有更多了解和互动,包括参与董事会的业务探讨等。
《财商》:在目前的投资中,你最担忧的是什么?
夏晓辉:我觉得A股整体上还是一个高估的市场,如何在一个普遍高估的市场里投资获利,是一个很难的考验,对投资标的的要求就比较苛刻。我认为,未来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还是会往下走,这就是一个矛盾,所以我觉得更多的将是个股机会和结构性机会。
《财商》:你觉得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是否行得通?
夏晓辉:我觉得一定要做价值投资。我们在选标的的时候,有四个特性来描述,分别是成长性、确定性、安全性和特质性。我们很追求确定性,而概念的炒作是一个泡沫化的过程,确定性很差,对投资来说是不太合适的。
前一篇:私募英雄谱:刘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