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向思考:成长的质疑(摘自sosme老师)

(2011-01-07 12:26:17)
标签:

反向思维

成长性

质疑

杂谈

  (1)对“成长性”价值的迷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与迷惑性,其实大多数所谓的成长毫无价值(下面会做详细分析),在对个股、行业或市场进行思考时对“成长性”总是寄予了过多的乐观情绪,而这正是风险所在;
  
  (2)“成长性”做为价值评估的因素之一是最难以做出评估的,这也是保守的价值投资者是最不愿意为其付高价格的原因,在价值投资者的分析中趋向于假设“成长性”的价值为零或只将其做为提升安全空间的因素之一;
  (3)之所以将对所谓“成长性”价值的迷信视为最具风险的思考模式是因为它具有极大的杀伤力,最新的典型例证是网络泡沫的破灭,在“成长性”的旗号下将对价值的评估扭曲到极至。
  (4)为什么说大多数所谓的成长毫无价值?因为:
  (A)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其特征最通俗的描述就是“没有免费的午餐”,对所谓的成长性也一样----“没有免费的成长性”,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当付出的代价太大以至于超过了因成长而带来的好处,那所谓的“成长性”反而是对价值的一种伤害。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为成长付出的代价与因成长而带来的额外好处总是趋于平衡的,这也决定了大多数所谓的成长毫无价值;
  (B)在通常情况下销售或利润的增长并不影响公司的内在价值,这与人们通常理解的“增长有益”的常识是矛盾的,有必要做些特别的解释:销售或利润的增长在表面上仿佛意味着投资者将获得更多的收益,但增长通常需要更多的资产(比如更多的应收帐款、更多的存货、更多的的设施与设备、更多的管理费用等等)来支持,而这就要么追加投资或发行更多的股票、要么使用留存收益、要么借款增加负债,这些都是削减价值的因素或为成长而付出的代价。总之增长需要新的资本投入而资本都是有成本的,当资本成本吃掉了新投资所带来的所有好处,那么所谓的“成长性”并不对价值产生额外的影响。
  (C)用些实例也许更有说服力:新股的所谓“成长性”总是高于老股其实并不是新公司具有什么特别的赢利能力而只不过是新获得了融资就算是非常低效率的使用那也能体现出一定的“成长性”,通俗的说法就是用新融资来买利润或成长性,对这类“成长性”付出的代价之一就是股本扩张的摊薄效益。对很多公司而言一旦失去上市或增发的资格不仅绩优与“成长性”难以维持就连生存也成问题。
  (5)但也不是所有的“成长性”都无价值:只有当因成长而增加的价值明显的、持续的超过与此相对应的成本时,“成长性”才能创造价值。前面已反复强调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为成长付出的代价与因成长而带来的额外好处总是趋于平衡的,这也说明“成长性”创造价值的案例是非常罕见的,只有具有特许经营权或竞争优势或进入壁垒的公司才能创造“成长性”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