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步骤(原创)
(2010-10-24 15:25:25)
标签: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步骤技巧杂谈 |
|
同一合并下取得的子公司 (账面价值) |
非同一合并下取得的子公司 (公允价值) |
|||
调整
|
财务报表调整 |
基于重要性原则,调整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期间 |
同左 |
||
|
基于购买日子公司有关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的调整。 |
||||
成本 法转 为权 益法 |
净利润变动 |
子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
|||
实现净利润 |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
借:长期股权投资 |
|||
分配净利润 |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
|
|||
|
权益抵消 |
借: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年末 商誉
贷:长期股权投资
|
|
||
|
内债抵消 |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
难点:若企业持有的集团内部债券并不是从发行债券的企业直接购进,而是在证券市场上购进的,则投资购买方可能是溢价购入,而债券发行方是按面值发行的。此时可能出现差额,该差额应计入合并利润表的投资收益或财务费用项目。 |
||
|
内购抵消 |
借:营业收入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
上期抵消: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
难点1: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
当期销售收入的抵消处理:
借:营业收入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难点:固定资产共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产品---固定资产(最重要);第二种情况: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第三种固定资产—产品。两个抵消:一是当期销售的抵消;另一是多余价值折旧的抵消。处置时将固定资产原价变为“营业外收入”
|
||||
|
投资损 益抵消 |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损益 贷: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年末未分配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提取的盈余公积(贷) |
||
|
现金流 量抵消 |
|
一般假定贷方登记现金流出量,借方登记现金流入量,编制抵消分录时做相反处理。 |
||
编制原则:
1.整体原则——即从集团整体的视角去看待合并报表的编制。
2.报表项目——“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
3.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是在单个财务报表之上完成的;但其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不能简单地加总,还要扣除上年影响损益的内部损益科目;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合并报表要保持未分配利润的连续性。因此,在连续编制时,需要将上年合并抵消的损益类科目换为“未分配利润——年初”,此外还要注意利润的累积性!!!
4.递延所得税的处理——由于内部损益的存在,编制合并报表后,存货的账面价值发生变化,但其计税基础不变,因此也需要抵销相应的所得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