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务分析:探寻财务数据的背后真相

(2010-05-16 11:42:00)
标签:

财务分析

指导思想

宏观把握

杂谈

财务分析:探寻财务数据的背后真相

.指导思想

(一)宏观环境:影响财务报表的重要因素

 宏观环境主要考虑经济周期、宏观政策等因素对财务数据的影响。

(二)行业特征:隔行如隔山,力戒以偏概全,前篇一律

  1.按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初创行业、成长行业、成熟行业、衰退行业

  2.按主导力量不同:资金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

  3.按产业价值链分析:上游产业、下游产业

4.按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分类:周期性行业、非周期性行业

  5.按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分:战略行业、重要行业、一般行业

  6.按产业为属性分:农业、工业、服务行业、信息产业

(三)公司特征:理解公司是财务分析的前提

  1.公司内部的价值运动

2.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营业务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比例

3.公司盈利的驱动因素

4.公司战略

案例:流动比例理解

1)宏盛科技流动比率很低,随后其高管被抓起来了,说明流动比率能反映企业的资金链状况。

2)格力电器流动比率也低的吃惊,但却活得很好。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个上下游通吃的模式,上下游的现金都吃,于是有高额现金+高额应收账款并存的格局。这个案例就是财务指标要结合公司特征分析的典型。

案例:存货周转率理解

不同档次的产品周转完全不能等量齐观。比如家电行业里面低端的产品毛利率很低,但是存货周转率很高,资产收益率仍然很可观,高档品毛利很高,但是周转率很低,仍然不值得过高期待。比如长虹在赵勇掌舵以后,力图有所作为,从损益表上看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若仔细去比较长虹、海信、科龙、海尔这些同业,光是周转率跟同业相比,周转率仍然是跟不上的。长虹在倪润峰时代的周转率问题就很慢,爆出巨亏与此相关,到现在还是没有解决,这里面实际上就有潜亏,相反科龙、海信就控制得比较好。实际上,当年TCL为什么兵败欧洲,其中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周转很慢。
   
这两个财务指标案例说明:1)财务分析应有一个自上而下的思维,从宏观的产业环境到中观的营销策略再到微观的产品定位,都要考虑;(2)要高度地讲究可靠性和可比性,要有系统性眼光。

  (四)甄别财务数据:可靠是财务分析之本

扭曲甚至虚假的财务数据,会使财务分析万千之功毁于一旦!

1.其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

只要出现"其他"字眼的地方,都可能是财务陷阱,因为这个东西比较容易含糊其辞。比如其他损益表中"其他业务收入",比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收账款",比如现金流量表中的"其他现金流量"……很多。原来投资者很少能知道,现在新会计准则有了比较严格的规定,投资着可以去看报表附注里的详细说明,但是偏偏很多人会忽视这一细枝末节。
   2.
销售收入:造假重灾区
  根据国外资本市场的经验,所有的财务操纵手法中,有50%都是最终操纵销售收入的。这就要仔细去看看会计政策使用是不是合适。在会计手法上横向比纵向比是稳健还是激进,里面很可能藏着什么?尤其是一些本期出现某些收入,然后下一期再因故冲回的情况,常常值得琢磨。

  (五)系统分析思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

阅读财务报表一定要有一个系统的观点,局部的去拘泥单个指标,会失去大体。除此外,还必须知道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某些特点,然后去辨析。

 二、阅读顺序: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综合

   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综合,是一个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抽丝剥茧的过程。

(一)损益表:盈利质量

盈利结构及其成长性与波动性、收入结构及其成长性与波动性、费用结构及其费用控制、毛利率

毛利率其实关涉到企业发展的命门:可用于研究开发和提升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的空间系于此。举个例子,微软为什么屹立不倒?因为他每年能够取出20%—25%的销售收入去做广告,15%—20%去搞研究开发,而前提是他的毛利率达到了80%
 (二)资产负债表:资产是损益的基础

1.资产经济内涵特备是自然禀赋类的上市公司

2.资产结构特别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结构、货币资金结构;

3.资本结构特备是资产负债结构、财务状况;

4.应收账款与主营收入的对比分析

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之间的关系,要看是否合拍,如果应收账款大幅异动,甚至是大大超过主营业务增长,不是好事情。资产负债表确实重要,但是成长性公司可以稍微放宽一些。
    (三)现金流量表:企业的血液

1.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2.看自由现金流。

现金流的三个分支:经营活动现金流是造血功能、投资活动现金流是换血和融资活动现金流是输血。如果一个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总和为正,则意味着可以不依靠股东注资,不靠变卖家产地皮,不用靠银行信贷就能稳定地生存。自由现金流是指企业在维持现有规模基础上,管理层可以自由处置的现金流量,是衡量还本付息以及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能力的指标,常常被忽视。实际上,这个东西相当重要,它既能反应一家企业的素质真正高低,也是把握机遇、应对风险的根本保证。比如现在房地产拐点来临,很多企业的现金流堆在应收账款、投资等项目上,很容易断裂,谁的自由现金流不畅,谁就被淘汰。
    (四)综合分析:打通任督二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