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会计原理ABC(7)-传统认识失偏颇

标签:
转载 |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了会计作用的发挥,因此,人们一直视会计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认为其只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一种附属性技能,是隶属于管理者并服务于管理者的一种工具而已。正缘于这种认识,致使人们对会计的地位、职能以及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至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形成了模糊的认识甚至是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会计在国人中的形象是一个固定模式的概念化形象。仅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作品中即可见一斑:不论是现存山西平遥在明末清初的著名钱庄“日昇昌”中的账 房先生雕塑,还是浙江嘉兴一带有关建筑物中所陈列的账房师爷雕像;不论是20世纪50年代电影《白毛女》中总是跟在财主黄世仁后面的账房先生穆仁之,还是20世纪60年代对人民群众进行忆苦思甜教育的范本——描写解放前川东财主刘文彩的一组泥塑《收租院》中的账房先生……所有会计形象传递给人们的感官信息总是头戴一顶黑色瓜皮帽,眼上架一幅金丝眼睛,身穿一件绸长袍,外套一件黑马夹,怀中夹着一本账本,手中拿着一把算盘,弓着腰走在主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地前行着。正是在这种观念下,人们就觉得,会计就是记账算账,会计仅为打算盘而已。在《收租院》的解说词中,还有专门针对账房先生的一段解说词:“账房师爷太可恶,手拿算盘把命索。算盘响,多少人家倾家荡产;算盘响,多少人家挨冻受饿;倾家产,挨冻受饿,灾难重无法活。恨我自无三寸铁,惩凶除霸软恶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观念仍然有一定的市场,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大学各专业招生时,坊间就有“男学工,女学医,四肢发达学体育,不三不四学会计”之说。而在会计职业队伍中,也流传有类似“会计会计没出息,一把算盘一只笔,一二三四五六七,看你前途在哪里”的打油诗。由此可见,长期以来,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仅仅停留于其工作特点这一表面现象层次,并未深入认识会计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