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力量决定行动力量(作者:韩三奇)
(2010-02-02 09:36:43)
标签:
心理健康心理资本内在力量管理智慧杂谈 |
分类: 人生感悟与价值人生 |
只要抓住客户的心理需要,就能让客户慷慨解囊;只要抓住员工的心,员工就会拼命加班加点干活。从这个角度看,心理因素作为一种资本,的确是一块大蛋糕。
但是,资本没脑子,人是有脑子的,所以,最终资本玩不过人脑。
我认识一位80后富翁,曾经在电视上频频上镜,依靠互联网发家。跟他私下聊天时,他很轻松地说:“风投(风险投资者)是用脚投票的,你只要编写一个非常诱人非常美丽的方案,OK了!”他融资了数千万美元之后,先给自己购买一套大房子,然后“合理”烧钱。我听说一家健康网站,两年烧掉5个亿后破产,足以看到“投机资本”无论如何也玩不过投机的“融资家”。
心理与资本良性互动,能产生强大的生产力;两者恶性互动,则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在给企业做心理培训时,我经常听到雇主抱怨那些跳槽者,认为他们没有道德,企业辛苦培养的人才,却不辞而别,自己白白给别人培训人才,于是,决定不能让企业成为雇员练兵的地方。接下来就是猫捉老鼠的游戏了,相互设防,互不信任。我反问那些管理者:“如果雇员从你的企业那里得不到任何东西,他会为企业服务吗?”我也向雇员提问:“如果雇主从你那里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他会白白付薪水给你吗?”
按制度做事并不困难,但好多人会象踩钢丝一样,完全可以不额外做出任何贡献。尽管雇主会声嘶力竭地高呼团队精神的口号,但雇员会很轻松地遵循制度做事,既不被制度惩罚,也不积极,因为多做一点,意味着出错的机会也越多,出错就会被制度惩罚。其中的深层原因,固然是激励机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但员工的心理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有些企业不提高奖金,员工骂,提高了员工也骂,管理者都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心理问题。
一个人可能因为自身性格缺陷、失恋、家庭失和、人际冲突等一些心理因素,影响其工作态度和效率,协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往往促使其工作热情高涨,权衡好个人得失与工作的关系。一个团队的管理者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够铸造一个钢铁团队。
对于一个人而言,很多时间并不是花在工作上,而是无穷无尽、绞尽脑汁也弄不明白心理困扰。
按制度做事并不困难,但好多人会象踩钢丝一样,完全可以不额外做出任何贡献。尽管雇主会声嘶力竭地高呼团队精神的口号,但雇员会很轻松地遵循制度做事,既不被制度惩罚,也不积极,因为多做一点,意味着出错的机会也越多,出错就会被制度惩罚。其中的深层原因,固然是激励机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但员工的心理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有些企业不提高奖金,员工骂,提高了员工也骂,管理者都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心理问题。
一个人可能因为自身性格缺陷、失恋、家庭失和、人际冲突等一些心理因素,影响其工作态度和效率,协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往往促使其工作热情高涨,权衡好个人得失与工作的关系。一个团队的管理者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够铸造一个钢铁团队。
对于一个人而言,很多时间并不是花在工作上,而是无穷无尽、绞尽脑汁也弄不明白心理困扰。
惟其如此,心理健康才是强大的生产力。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才是人本策略的真正体现,它产生的动力是由内而外的,不会被外界因素所左右,并且是持续的、稳定的。
前一篇: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