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次贷危机的启示与反思:从哲学的视角(白钦先教授)

(2009-10-18 10:59:06)
标签:

金融

宏观金融

金融战略

国家利益

国家安全

白钦先

哲学

杂谈

     在以“次贷危机的启示与反思:从哲学的视角”为题的学术报告中,白钦先教授认为:次贷危机只是“表象和表现”而不是“本质与实质”;只是“某种结果而非原因”。这场危机的本质与实质是美国的国家信用危机,及全球性信用与信心危机;是美国极端的消费主义文化危机;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经济理论与政策危机;是是过度虚拟、过度衍生的金融资源不可持续发展危机;是全球性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及国际金融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危机,同时也是经济学金融学的人文价值观认同危机;更是人类现存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可持续发展危机。

  美国体制性系统性“金融共谋共犯结构”才是次贷危机形成的真正深刻根源,而在这一共谋共犯结构的背后则是美国的国家利益与战略的需要与贯彻。

   白教授指出,中国对次贷危机的认识与反应值得深刻反思,其应对时机、成本与代价都可以再进行分析与研究。所以,中国应确立中国主体性或中国思维主体性,力戒思维的美国化倾向;要树立全民族的全新大金融意识(包括现代金融意识、国家金融和战略金融意识、金融资源意识、金融主权与安全意识、金融风险与危机意识、金融强国意识、全球金融意识和反金融霸权意识),并通过一系列相应的制度性安排,使之成为我们的民族意志、国家战略与国家政策。他说,“金融是一国的战略性稀缺资源”,“必须倍加珍惜之、慎重对待之、适度开发利用之、优化配置控制之。”

   白钦先教授是辽宁大学经济学教授,金融学和政策性金融学博士研究生主任导师,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同时兼有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亚太金融学会(国际)中国理事等职。白教授在国际经济金融体制比较、政策性金融和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三大领域有开拓性、开创性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白教授此次应邀专程来我校参加由我校新华金融保险学院主办的“第四届(2009年度)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

   白教授从哲学的视角解读了次贷危机形成的根源及实质,展现了老一辈学者的赤子之诚和严谨治学的学术风范,听众对老先生“为人惟诚、为学惟新,为道唯真”大师之道时时报以热烈掌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